“智慧旅游”时代旅游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曹雅娜
[导读] 本文针对“智慧旅游”背景下,如何构建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探究。
        曹雅娜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276826

        摘要:智慧旅游的出现正在改变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本文梳理了我国智慧旅游的文献资料,发现学界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慧旅游理论分析和模式构建、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智慧旅游”必然成为一种新兴模式,对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启示。而在新形势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这就需要旅游院校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本文针对“智慧旅游”背景下,如何构建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探究。
        关键词:智慧旅游? 旅游课堂? 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媒的迅猛发展,信息载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其带来大量信息与资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而旅游也首当其冲。许多旅游者是利用手机移动终端来完成出游的全部辅助工作,从预订机票、客房,到购买景区门票,再到旅游景区的导航、导游、导览、导购,出游无不彰显智慧化。而在2011年7月,国家XX局针对我国旅游市场需要,提出“十年规划”,也就是利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整体旅游市场上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使我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并逐渐成为一种高信息与高知识的现代服务产业。
        一、“智慧旅游”的内涵
        “智慧旅游”,也可以称为智能旅游,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所拓展的一种新兴旅游产业。在实际运用上,主要基于云计算为构建基础,在消费者移动终端应用的直接辅助下,通过信息感知与互动等服务手段为相关消费者提供服务。
        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在构建的过程中主要以“游客为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与高效性提升旅游的体验与品质。而游客在旅游前,可以通过相关移动终端直接获取相关信息、了解计划与决策等,同时也可以针对某次旅游进行产品的预订与支付,降低旅游过程对相关手续办理的繁琐性与行程的盲目性。在旅游过程,可以及时通过移动终端对相关信息进行纠正。而在旅游完成后,还可以针对某个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为其他游客提供“攻略”,提高旅游区域的服务水平与游客的对外交流。而总的来说,其可以使游客的旅游行程更为顺畅与充实,有效提高旅游体验度、舒适度以及满意度等,同时也为游客带来更多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品质体验等等。
        二、“智慧旅游”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提高传统旅游人才的综合实力,培养智慧型旅游人才
        在大力发展“智慧旅游”的过程中,并不能抛弃或简单的与传统旅游划清界限。这是因为对于智能机器终端来说,其永远无法取代导游与相关从业人员给游客提供的服务体验,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因此,对于旅游院校的现有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在重视“智慧旅游”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传统旅游服务基础知识的把握,进而有意识的提高培养质量,构建独有特色的培养体系。此外,针对我国旅游综合性人才匮乏的问题,各院校还应做好学生综合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工作,突破“智慧旅游”布局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拓宽合作机制,培养智慧型旅游人才
        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所需要的人才要熟练掌握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新知识。但是,对于我国此方面的人才市场来说,其存在严重匮乏的现状,而职业院校作为此方面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其可以依托自身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与人才需求较大的核心企业加强合作。建设智慧旅游人才实训基地,与智慧旅游企业,共同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等,进而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即解决企业人才缺口问题,又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培养智慧型旅游人才
        对于“智慧旅游”产业来说,由于其所涉及的学科与领域较多,相关院校在进行旅游专业设置与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智慧旅游”人才需要特殊性出发,强化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例如,网络与电化教学法,多媒体、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课程设置等等,一定要把“智慧旅游”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的培养工作上。
? 三、面对“智慧旅游”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新探究
        作为旅游院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存在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这将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实际市场需要。如何在“智慧旅游”新形势下,培养出更多综合性人才?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人才培养变化的新需要?这是我们每一位旅游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涵义
        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行动导向为理论基础,在教学中运用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平台,借助移动终端APP软件或相关技术,模拟出与实际相差较小的情境与体验机会,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更为容易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一般会更加积极地去进行技能训练,实现三维立体的教学需求。
        (二)情境模拟体验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其在运用的过程中,就是教师根据旅游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行业的岗位特点,合理分解其核心技能,为学生创设模拟、虚拟和实景等职业情境,给学生一种直接的情感体验,更能理解教材内容。其教学过程可由创设情境――模拟体验――总结评价三个部分构成。
        1、创设情境
        (1)借用相关工具,创设模拟场景
        传统的模拟导游讲解课程,通常是教师把自己假设为一名导游,同时把教室或校园内某一区域假设为旅游地点,而学生则为游客。但是由于真实场景的缺失,大部分学生无法感受到真实氛围。因此,在创设情景中,教师还可以更为逼真。例如,佩戴“导游证”、遮阳帽、话筒以及导游旗等,安排学生到学校某一较近的景点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进而让学生更为容易产生心理共鸣,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与旅游从业性质、环境等结合联想,实现现代教学“立足课堂,高于课堂”的效果。
        (2)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虚拟场景
        导游人员的工作环境主要是在室外,包括旅游车上和旅游景区。由于学生人数多,景区游客多,难以在景区组织讲解实训,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创设虚拟场景,并在课堂上展示出导游讲解具体实务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师借助计算机辅助课件和虚拟旅游教学实训平台,创设出与课程相关的不同场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总之,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智慧旅游”必然成为一种新兴模式,对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具有巨大的启示。而在新形势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这就需要旅游院校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姚国章,“智慧旅游” 的建设框架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2012(02)
        [2] 王琳,智慧酒店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发展趋势展望[J].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2014(03)
        [3] 蔡蓉蓉; 顾婷婷; 潘鸿雷. 南京智慧酒店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 南京金陵科技学院,2013(10)
        [4] 王朝晖,于强;信息化助推酒店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J].哈尔滨学院,201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