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曹晨 李金霞
[导读] 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的有效工作策略。
        曹晨   李金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二小学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班主任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班主任应当调整自身教学观点,积极研究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主动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的有效工作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班主任工作;策略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班主任工作必须作出创新,班主任应当深入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素质教育,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制度、轻关怀,班级管理缺乏人性化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当前多数小学班主任都是由科任班主任兼任的,他们身上兼负责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双重工作,因此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在班级管理方面缺乏新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许多班主任通常重视制度管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并且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格外重视,这就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班主任对学生关怀不足。在学生犯错后,许多班主任习惯按照各项规章制度选择处理方式,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度的人文关怀。
        2.重成绩、轻素质,班级管理功利性过强
        当前许多小学班主任带有较强的功利心,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这就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许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标准,这就导致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习惯以成绩的高低判断学生的好坏,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特长,无论是主题班会还是其他教育活动,班主任始终关注学生成绩。在班主任评价模式的影响下,许多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观点,认为小学学习只需要考高分即可,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1.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基础,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时始终保持平等的姿态,通过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心理辅导,避免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此外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举一动,除了在学习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之外,还应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班干部反馈的信息,了解班级内的思想动态并及时作出引导。在班主任的用心付出下,就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爱,并充分信任班主任,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寻求帮助。
        2.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引导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为此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工作通过多样化的德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召开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实施德育活动,通过分享身边的案例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应当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在班主任不断渗透德育教育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3.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规范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班主任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规范,在获得绝大多数学生认同的情况下,对学生言行举止提出要求。在制定班规时,班主任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写出10条班规,经过统计和整理,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并最终形成书面文件,要求学生在确认无误后签上自己的名字。除了制定班级管理规范之外,班主任还应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辅助作用,让班干部成为班主任与班级学生沟通的桥梁,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新时代小学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应当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班级管理能力。在与学生相处时,班主任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在班级管理的同时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规范,借助班规起到约束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通过高效的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美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A]. 2020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辑)[C]. 2020
        [2] 彭明慧.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A].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 2020
        [3] 杨艳玲.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活动的现状与优化策略探究[A].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七)[C].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