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观丰 岳琪 王秀秀 赖志群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赣州 341001)
摘要: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参与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章贡区两所幼儿园的有二孩的父亲进行行问卷调查,并分别从两所幼儿园选取两名二孩父亲进行访谈。结果发现:管教约束孩子方面经验缺乏;缺乏高质量的陪伴等现象;研究意见:运用情感约束的方法帮助孩子成长,同时增加陪伴的时间和情感投入。
关键词:二孩政策;父亲参与教养;二孩幼儿
2012年“二孩”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父母拥有了第二个孩子,对于二孩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父亲是否参与教养影响到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道德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
父亲参与教养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据研究,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父亲参与”“父亲参与教养”“幼儿”等关键词,以 2012 年1月1日至 2017年12月31日为时间跨度,检索中文期刊和硕博论文共82篇。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近五年学界关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的智力发展、情绪意志发展、性别角色发展、性格发展及社会性发展等五个方面。但是从二孩政策的视角下研究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情况比较少。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两所均为省级示范幼儿园,一共发放209份问卷给有二孩的父亲,回收209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205份。
问卷是采用尹霞云博士论文中的父亲参与教养问卷。其问卷是Hawkins等人于2002年开发的,测查父亲在认知、行为、道德等方面的参与,适用于二孩家庭结构。要求其回忆过去的一年当中做父亲的经历,并对问卷中列出的26题目进行自行评分,评分采用李克特测量表,分为七级,分为“很差”“比较差”“有点差”“不差也不好”“有点好”“比较好““非常好”七个等级。得分越高,说明该项目参与程度越高。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父亲基本情况调查和父亲参与教养。并把父亲参与教养划分成支持与规划、日常照顾、鼓励与表扬,管教约束四个维度。此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期间,还运用访谈法,进一步完善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4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发现
(一)受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表1 父亲基本情况分析
经统计,大部分有二孩的父亲年龄集中在31-35岁,占比54.15%,其次是26-30岁占21.46%,36-40岁父亲占16.1%。大部分的父亲发的学历36.1%为本科,其次是大专和高中学历。在工作上,大部分父亲是要么是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上班,要么是在公司、工厂或者企业工作,因此,工资都比较高一些,有36.59%的父亲收入在7000以上,有26.34%父亲的工资在4000-5000。
(二)父亲参与教养的四个维度分析
两所幼儿园有二孩的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情况较好,参与程度最高的是支持与规划,其次是鼓励与表扬、日常照顾。最低的是管制与约束。如表2所示。
表2 父亲参与教养四个维度分析
为了加强对两所幼儿园的二孩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分别对四个维度的每一项题进行了基本的统计分析,从各项的人数、平均分和标准差,总的来看父亲参与幼儿呈现以下特点。
1、支持与规划活动情况
表3 支持与规划的情况
从上表可知,“承担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责任”这一题目的得分最高。从表1可知大部分父亲从事的工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是公司、企业或者工厂职员,薪酬相对较宽裕,且对孩子的投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二孩在三岁前进入早教机构多股哟一日生活。相对来说,“和孩子母亲一起培养孩子”这一项得分较低,当今社会,副业一词席卷社会,很多父亲有了二孩后,为了增加收入,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金钱的获得上,有时会忽略和孩子母亲一起培养孩子。
2、日常照顾活动情况
表4 日常照顾的情况
在日常照顾活动中,“告诉孩子你爱他”这一题目得分最高,随着家庭社会的分工,“奶爸”群体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情感表达上也得到了提升,问卷中很多的父亲会将情感的表达多表现在第二各该子身上。“规划孩子的未来”这一题目中得分最低,在访谈中,一位父亲谈到:“孩子的未来不好下定义,那么小的孩子长大之后才知道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且要求孩子以后做什么,也不一定会做到”侧面可以反映出,父亲在规划孩子未来上没有太大的要求。
3、鼓励与表扬活动情况
表5 鼓励与表扬的情况
从表5可知,“因孩子表现不错而表扬他”得分最高,其次是“教育孩子要遵守学校的规则”和“鼓励孩子在学校好好努力”,得分最低的是“抽出时间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父亲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陪伴孩子的时间想对母亲来说相对较少。
4.管教约束活动情况
表6 管教约束情况
从上表可知,“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得分最高,其次“鼓励孩子收拾自己的东西”和“给孩子的行为制定规则和界限”得分位于第二。“管教孩子”得分最低,有父亲谈到不是不愿意管教孩子,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三)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的各因素分析
表7 父亲参与教养的各维度分析
从上表可知,父亲的年龄在支持与规划, 鼓励与表扬这2项没有显著差异(p>0.05) 。但是父亲的年龄对于日常照顾, 管制约束共2项呈现出显著性(p<0.05)。且父亲的学历、工作、月收入对支持与规划, 日常照顾, 鼓励与表扬, 管制约束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p<0.05)。
四、研究讨论
(一)管教约束孩子方面经验缺乏
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父母拥有了第二个孩子,越来越多的父亲参与到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上表可知,父亲参与教养的四个维度当中,管教约束的得分相对较低,且通过访谈,五位父亲都反应自己在引导孩子收拾杂物上做得不足同时把握不好管教的方法和尺度,D父亲谈到:“我二孩是个女儿,也会陪伴孩子,但是在收拾东西上,觉得是母亲的任务。”B父亲谈到:“第一个孩子出生到12岁,自己在外地工作,和第一孩子的交流很少,大宝和我不亲,比较自责,等到第二个孩子出生时,自己会腾出时间陪伴二宝,经常是二宝需要什么,就尽量会满足他,妈妈对二宝管教的比较严厉。”可知,虽然父亲参与到了二孩的成长当中,但是在管教孩子的方法和经验不多。
(二)对二孩幼儿缺乏高质量的陪伴
研究发现,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如果没有父亲的陪伴会出现更偏女性化的表现,影响性别角色认同。对于女孩来说,爸爸是其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常有父亲的陪伴,可以习得与异性相处的方法,如果幼年时期缺少爸爸的陪伴,女孩会更加胆小,与异性相处时更容易焦虑。从日常照顾这一维度上看,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的得分相对其他方面来说,得分相对较低,A父亲也提到,自己照顾第二个孩子的时间增加了,但是还是不能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玩耍,时不时翻看手机。
五、研究建议
(一)运用情感引导方法管教孩子
所谓情感引导,是指父母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沟通,从而建立起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同时孩子也能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其核心在于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例如C父亲谈到:“当我看到孩子的东西乱糟糟的,我就忍不住大声叫二宝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孩子就会一脸无辜的看着我。”作为父亲,就可以运用情感引导的方法对二宝说“宝贝,玩具都玩累了,爸爸和你送他们会自己的家吧”。通过情感引导的方法,父亲和孩子的沟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加陪伴的时间和情感投入
著名学者边玉芳认为“高质量陪伴”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充足的时间、爱和情感的投入、一起做有意义的事。205名被试中的父亲们大多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公司员工,承担着生活的压力,疲于生计,即便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但是陪伴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活动中去。因此,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可以专注与幼儿的交流,在交流对话中倾听幼儿的诉求,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提高幼儿和父亲的情感互动,增进亲子关系。当然也可以陪幼儿做感兴趣的事情,将兴趣点转化为实际行动,在行动中 孩子可以获得陪伴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参考文献:
[1]徐东,李璐.近五年我国关于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研究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047(001):107-115.
[2]金晓芳. 父亲参与教养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 000(005):109-109.
[3]许岩. 城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基本情况与特点[J]. 学前教育研究, 2010(07):46-50.
[4]夏婧. 3~6岁幼儿父亲参与教养情况现状调查——以N市A园为例[J]. 教育观察, 2019, 000(012):P.128-131.
[5]尹霞云, 王娇艳. 父亲性别角色与参与幼儿教养的关系[J]. 教育现代化, 2018, v.5(21):351-352.
[6]朱小泉. 父亲教养投入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影响及启示[J]. 巢湖学院学报, 2020(4).
[7]李沙沙. 农村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现状的调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7.
[8]尹霞云. 儿童与父亲的关系:影响因素及儿童的心理适应[D]. 中南大学.2012.
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研究课题方向:31(278)
作者简介:孙观丰(1994年2月),女,汉族,江西,高校教师,硕士,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