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建阳农业工程学校 354200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所以教育界对于学生发展提出高标准要求,而中职美术专业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及创新能力较强的美术专科人才。美术具有陶冶人们情操、养成审美与创新能力的作用,中职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强培养,还要渗透德育教育,以便于锻炼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就中职院校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意义,提出学生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仅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 ;美术教育; 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伴随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产业结构的逐渐完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素质教育与新课标背景下,社会上产生了一个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风气,中职学校开始进行了教学观念与模式的积极创新,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实践教学中提出呈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自学中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课程属于一门彰显学生综合才能的学科,在实践教学中,较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个性特点,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一、中职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意义
中职院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首先,有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中职学校的学生身心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其在艺术长期熏陶中产生特殊的艺术修养和品味,为其日后美术艺术的发展夯实基础。其次,中职美术教育需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还要辅助学生实现良好思维观的养成,大多中职学生认知美术仍滞留于临摹层面,此种美术理念比较狭隘。教师需要在教育中养成高效的创新能力,以此既能辅助学生实现健康美术学习观点的养成,还能辅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现正确思维观点的树立,从而达成一举两得的学习目标。最后,中职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借鉴。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的实践基础与前提。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中职美术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顾名思义,美术即与美相关的一门学科,若缺少美势必不会有美术学科。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先要通过视觉对外界事物的接触,然后利用自身的理解能力消化成思想,最终呈现在长做的作品之中。学生要想创作出富有美学意义的作品,关键在于美的视觉感受,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怎样保证创作的作品充满美学价值。学生亲自动手创作的作品,而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将美的种子植入学生的脑海中,比归队学生的浇灌发芽进行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具备良好地审美能力,从而实现美学价值作品的有效创作。
美学作品产生于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的高度集成,所以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加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是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加深了解,由于这作为学生审美能力产生的首要步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无法偏离掌握与理解美术学科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实际的美学教学过程中,唯有加强对美术基本功与系统性理论知识的加强学习,才能给应用学过的美术知识实施有效审美夯实基础,这样才不会发生教师说何种事物美的同时,学生感知“曲高和寡”的状况,师生间可以产生美的共鸣,这作为学生当前最佳的教育情况。其次,生活中的美随处可见,而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感知生活实际当中呈现之美。例如,课堂上“聊一聊”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聊一下自己去过最美之处,呈现于哪一方面,然后通过学过的美术知识欣赏美景。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主创作的作业,使学生将自己见过最美的事物画出来,并在学生在课堂上绘画的作品进行展示。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美并非一成不变的,有时变化也属于一种美。学术专业的学生,若创作出来的作品新意不足,总是相同的创作内容与思路,通常会使欣赏着的审美出现疲劳感,无法为观赏者带来良好地审美感受,这样美学价值就会荡然无存。所以美术学科的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意识滋生能力,为创作输注新的活力与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言传身教,通过本身的创新为学生树立榜样。在美术教学中,讲述再多有关创新意识的语言,远不及让学生亲眼见识自身的创新精神效果。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将自身充满创新意识的作品带进课堂,供学生观赏。然后布置充满创作性的主题,对于表现良好地学生,教师应不吝赞扬,这样才能为学生后续的创新增添动力。(2)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需具备良好地环境,所以教师给学生的创新营造相应地环境。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需经常性强调创新,鼓励其大胆创新。例如,老师在班级上经常让学生自由创作的竞赛,选出充满新意、大胆的美术作品给予奖励,从物质上鼓励学生创新。此外,通过此种竞赛方式,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创作中主动创新。
(三)德育教育的渗透
中职院校美术学科隶属教育范围,而教育需要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给予重视,尤其是有关“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格与后续为人处世方面的影响较大。中职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既要承担美术的教学任务,还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实现德才兼备美术人才的培养,而并非只会画画,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整体流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融汇贯穿。先运用自身学过的美术知识创作节日贺卡。在有些节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过的美术技能制作节日贺卡。譬如,即将来临的父亲节,教师可以通过一节课和学生聊一下有关父亲节的话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描述一下自己的父亲,谈论父亲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及其在自己背后的那些默默付出等。最后让学生为父亲创作一张节日贺卡,通过自己学过的美术知识与知识技能创作,以独特的作品对自己的父亲表示谢意。制作贺卡的流程就是让学生应用创新意识与本身全部的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流程,同时还是对父亲深入了解的流程,在创作中体现对父亲满怀感激,有益于形成传统的美德孝道。
三、中职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美术教师教育理念的积极转变
通常而言,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对教师提出转变教育理念的要求,逐渐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进而使学生养成较高的创新意识和美术能力。此外,美术教师还要尽可能的减少干预美术课堂,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给学生提供良好地绘画空间,清除学生美术创作受到的束缚,从而为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创造性、艺术性、思想性提供保障。
(二)合理增加教育环节
美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对美术课程进行积极创新,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环节,以此才能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水平,更能对学生美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为学生教授美术技能和基本知识的过程中,需促进学生美术鉴赏力的全面提高,更需结合美术学科与教育内容的特征,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教师需进行实践教学的合理开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使学生深入分析美术作品的不同风格,使学生加深对美术技巧的掌握,合理融入学生的创作风格,从而创新学生的美术作品。
(三)重视融合其他学科
长期以来,中职美术教育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流程中,始终没有获得最佳的效果,究其原因,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间的比例缺乏协调性,中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方面仍具有诸多问题存在,所以美术学科的教师需合理整合各项课程,重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美术学科既是一门艺术性课程,还是一门形象艺术。基于美术专业而言,形成形象思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科与数学学科对于建筑、工艺、雕塑等具有直接的影响,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中, 对于学习其他课程的水平关系密切。由此可见,美术教师需进行单一教学方法的创新,借鉴学科间的有效融合对其创新能力强化培养,并鼓励学生利用美术作品加以呈现。
(四)良好教学氛围的创建
良好地教学环境能保证让学生的情绪更加愉悦,推进其的发散性思维。所以,良好教学环境的建设,不仅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基础得以提升,还能发挥重要的中职美术教育作用。在使人愉悦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会感觉压力,自主创作,将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另外,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不使用“一言堂”的教育模式,避免学生对美术学科形成抵触感,进而影响他们的创作兴趣。同时,还要对美术教师提出善于寻找学生作品中亮点的要求,并给予高度肯定,以此实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发挥,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中职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学生对事物审美能力与创作中所运用的创新能力,还需包含德育教育,唯有三者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德才兼备美术人才的培养,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并非一两日即可形成,而德育教育并非朝夕即可实现的事,这就要求师生在教育中的逐渐付出与努力。因此,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经常性总结经验,转变传统教育方式,采用最佳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保障学生未来的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芳. 浅析如何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 赢未来, 2018, 000(005):P.302-302.
[2]吕琦, 王旭. 试析在中职院校美术一体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赤子(上中旬), 2016(17).
[3]刘程程. 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C]// 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 2015.
[4]徐凯. 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 000(023):71-71.
[5]刘发平. 探讨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美与时代(中), 2019, 781(01):100-101.
[6]刘程程. 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 000(002):2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