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学生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钟广文
[导读] 在小学生的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钟广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筋竹镇志明小学
        摘要:在小学生的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学生处在小学阶段,年龄较小,心理年龄发展不成熟,心灵往往比较脆弱,容易受伤。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小学生工作时,需要更加耐心,尽量避免强制性的管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对自己的尊重,从而促使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本文主要从班级氛围、学生信心以及学生情绪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关爱学生
        在小学生的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交流。由于学生正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水平不高,心理发展不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细心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小学班主任在实际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照顾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解决生活或学习上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在教导小学生,尤其是处在低年段的小学生时,班主任需要知道学生刚进入校园,还没有完全适应校园生活,在班级中的表现也显得很不自然。当出现这种现象时,小学班主任应当采取合适的方式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融入到班级集体中。【1】
        例如: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课堂纪律意识,在课堂上不遵守规则。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班主任需要强化学生的规律意识,对该名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并不是指在班级中直接教育,不能采取极端的方式直接批评学生,这只会导致学生厌恶班主任、厌恶学校。班主任应当单独教育该学生,让学生意识到班级纪律的重要性。作为小学班主任,需要对班级中的学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把握学生的心理走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教育,避免学生因班主任过度批评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这也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所以班主任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不愿意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显著。当学生遇上困难时,无法通过正确的方式自己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这种时候,班主任需要耐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问题并不是无解的,学生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

【2】
        例如:每个班级都有学委,班主任可以在竞选班级学委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当班级竞选学委时,班主任鼓励学生毛遂自荐。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努力所得。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闪光点,所以班主任应当及时肯定学生的做法。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信赖,更愿意为班级服务。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耐心教导学生,应当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此外,每个班级都会有后进生,但后进并不代表永远后进,班主任需要耐心引导该类学生,成功将其“转化”。小学教学要求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培养。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鼓励、挖掘、互助等方式,强化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训练,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需要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当学生心理出现问题时,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往往比较脆弱,班主任需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具体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进一步健康发展。
        例如: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接触最多的成年群体就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所以班主任应当端正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所有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关爱,不论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都渴望班主任的关怀。所以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做到公平、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位学生都应当受到班主任的尊重。在实际教导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如班主任在进行奖惩时,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因为偏爱某个学生而做出偏袒行为。当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犯错时,应当向学生解释清楚,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正确发挥榜样作用。如果班主任歪曲事实,只会使学生感到失望,班主任也失去威信,学生学习受到影响,班主任教学工作效率下降。所以班主任应当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自己正确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需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用心体会教学工作。小学班主任需要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保证在第一时间疏导学生的心理。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与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具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才能促使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才能达到小学教学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张红. 小学班主任如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J]. 小品文选刊:下, 2019, 000(012):P.1-1.
        【2】徐靖. 用心去做,关爱学生——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6(10):00273-00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