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学写看图写话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张自菊
[导读] 看图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的细节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
        张自菊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诗城小学南校区  621700
        摘要:看图写话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的细节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学生在看一幅图时可以联想到很多东西,看图写话也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虽然看图写话对学生有诸多好处,但是使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面对一幅图画写上几句话或者一段话,并非易事。本文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一谈引导一年级学生学写看图写话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引导;一年级;看图写话
        引言:引导学生看图写话的关键在于使其学会“看图”,图看懂了才能有话可写。看图写话教学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所以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学写看图写话并不一个简单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学会用合理有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和技巧,正确引导学生学写看图写话。
        一、学生练习看图写话时存在的问题
        1.1读题不仔细
        由于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不完全等原因,一年级学生不管是在“看图写话”部分,还是在“看拼音写汉字”部分,很容易出现读题不仔细的现象。虽然一年级上学期的看图写话大部分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但是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部分学生仍然会忽略题目要求,“写话”时就会比较随心所欲,写一些和试题内容不相关的内容。
        1.2观察不全面
        大部分小学生的衣食住行都被家长得妥妥的,所以其在生活中也不会留意生活中的细节,这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的观察力。看图写话的核心在于“看图”,想要把“图”看得准确就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很多学生在“看图”时只能注意画中的部分内容,对于画中的一些细节会选择“自动忽略”,从而导致学生的看图写话部分严重失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写看图写话时切莫急于求成,不要一上来就以题为例开始教学生学写看图写话,应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当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时,看图写话自然会被其收为“囊中之物”。
        1.3“写话”内容缺乏条理性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会让学生记一些关于“看图写话”的固定句式,但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考试时的“写话”内容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往往是想一出写一出,或者是看到哪一点就写哪一点,没有梳理意识,即使把图中的要点都写到了,但是也会由于没有对所写内容进行组织整理而失掉应有的分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梳理意识,使学生在看图写话时通过梳理来保证所写内容的条理性。
        二、引导一年级学生学写看图写话的具体策略
        2.1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
        叙事包括口头叙述和书面叙述两种方式,看图写话需要的是书面叙述,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认字不全等原因,现在就培养其书面叙述能力还为时尚早,所以教师可以先从培养学生口头叙事能力层面入手。口头叙述是书面叙述的基础,一般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其书面表达能力也不会差。一年级的小学生所学语文知识比较简单,并且教师没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余的课上时间去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

例如,晨读课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很多学生感受不到朗读课文的魅力,读一会就会感觉无趣乏味,也就没有兴趣再去阅读,所以后半节课的晨读效率没有前半节的好,为了避免时间的浪费,教师可以利用后半节的晨读时间让学生说一说昨天发生的趣事或者有意义的事,这种做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在晨读课上放松的机会,对教师来说却是一个培养学生叙事能力的好机会。一年级的小学生记忆能力强,且思维活跃,都积极地举手想要讲述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教师应组织其有序地“上台讲话”,有的学生可能讲的经过比较精彩,但是却没有说结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其把这件事情叙述完整。有的学生讲得比较简短,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况都没有说清楚,教师也要引导其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经过,不管学生讲述的是否有趣,教师都要根据具体情况纠正其错误,提高学生的口头叙述能力。
        2.2提高学生看图能力
        看图写话的核心在于看图,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看图时,对图中的内容并不能做到一目了然,需要学生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并加以思考来确定自己的“写话”内容。换而言之,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保证学生掌握“看图写话”的技巧和关键。例如,在讲“小猴子下山”一文时,教师不要一上来就向同学介绍本节课的所讲内容,可以先给学生们展示一组图片:第一张是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开心地拿着玉米;第二张是小猴子在桃子树下开心地笑着,但是玉米却被其丢在了旁边;第三张是小猴子兴奋地冲向西瓜田里,把桃子丢在了旁边;第四张是小猴子把西瓜扔了却去追赶兔子了;第五张是小猴子失落的背影。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这组图片中都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只看到了玉米、桃子树、瓜田等,却没有看到被猴子扔在一旁的玉米、桃子等。学生没有观察到的地方,教师要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观察,不要一口气指出学生观察不到的地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找一些特色鲜明的图片来锻炼学生的看图能力。
        2.3利用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大部分学生从小就爱听故事,每个学生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课外读物,并且也有研究表明,爱听故事、喜欢阅读的学生的书面表达更流畅,看待事物更全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多课外阅读,使学生看一些符合学生年龄段的有图读物或者有图杂志,为学生的“看图写话”打基础。一年级的课文相对来说比较简短,很多课文也都是和童话相关的内容,学生对这种类型的课文比较感兴趣,所以每讲完和童话相关的课文时,学生仍是意犹未尽的状态。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在课堂上适当地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但讲故事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在下一节语文课上,学生要把教师今天讲的故事复述一遍,其中的人物、地点、情节、结尾等要点都要叙述完整,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教师也要给学生推荐一些童话故事书和寓言故事书等相关书籍,并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积极与大家分享自己看过的好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为看图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教师在引导一年级学生学习看图写话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让学生感受到看图写话教学的魅力所在,使其乐于看图写话,从而为学生以后的作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春菁. 小学语文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分析[J]. 小学生(中旬刊),2020,(11):38.
        [2]吴华英. 如何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J]. 知识文库,2020,(20):51+53.
        [3]张芳芳.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J]. 文理导航(下旬),2020,(0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