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熊伟忠
[导读] 近年来,各个艺术职业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是我国人才培育过程中重点研究内容。
        熊伟忠
        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213001
        摘要:近年来,各个艺术职业院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是我国人才培育过程中重点研究内容。当前,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结合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等加以研究,探讨出构建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引言:校园文化建设是指以全体师生为主体,开展丰富教育实践活动、建设校园环境、规范学校制度等方式,构筑全员共同认可的校园文化体系。艺术职业院校学生有着普通高校学生的共性,同时也附带其鲜明特征,他们感情丰富细腻,积极外向,追求自由,具有突出的个人魅力。学校需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既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能彰显鲜明的艺术文化气息。
        一、艺术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当前,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以职业生涯为出发点,把学生就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教学目标,校园文化建设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科、全方位了解未来从事的行业,建立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
        尽管如此,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以下问题,第一,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企业文化的融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实际上并未充分引入企业文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能顺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市场对职业素养的要求,推进企业密切合作,学校对艺术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方面的培养重视度不够,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没能贯彻到位。第二,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模式大众化。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借鉴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缺乏创新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没有发挥艺术职业院校的独特性,构建真正具有自身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三,学生价值取向存在问题。艺术院校兼收并蓄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有些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是非观和价值取向出现问题。并且大多数艺术院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个性张扬,导致他们只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
        二、艺术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艺术职业院校人才培育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提供了后备军,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完善富有文化内涵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提前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其次,结合艺术类学生个性特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师生行为,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管理的职业素养,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当然,不能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全依赖于校园文化的合理构建,但是,校园文化的建设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融入企业文化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把企业文化渗透入校园文化。

将企业引入校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加强市场观念、团队意识、敬业服务精神等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吸纳,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交互渗透、相互交融,帮助学生熟悉企业工作氛围,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提升沟通合作、良性竞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
        通过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共同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学校不仅可以能够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市场信息、生产经营实务等,让学生更快融入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借助企业更加实用的人力资源,邀请有学识、有能力的高层管理人员加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担任兼职教师、开展岗位培训等。另外,学校还可以借鉴企业的制度文化,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融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为校园文化注入更加活力的元素。学校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企业协助学校共同育人,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共赢。
         2. 加强艺术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培育
         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艺术类院校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将思想道德教学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学生的专业课与价值观教育相互融通,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视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3.建立符合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艺术类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需要发挥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理念,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鼓励艺术类院校自主探究具有本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校园网络评价机制,形成学校和全体师共同认可的校园文化模式。
        另一方面,加强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结合艺术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利用网络平台和应用软件功能作用规范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强化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和使用,积极探索深受艺术类学生喜欢的新载体,丰富校园文化,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逐步把校园网络建设成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结束语:
        艺术院校院校切实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学校以及教师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自身素养,艺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够实现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强. 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J].宁夏教育,2015.
        [2]赵伟 . 新时代职业教育主要矛盾析 [J]. 中国职业技术
教育 ,2017(12):49-56.
        [3]贾剑方 , 杨群祥 , 宋专茂 , 黄文伟 . 校内实习公司对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效果分析 [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5):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