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三关”,高质量做好新形势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徐尚巧 宋韶彬
[导读] 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项基础工程。建设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
        徐尚巧 宋韶彬
        鲁东大学党委组织部组织科  

        摘要: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项基础工程。建设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鲁东大学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党员工作“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从严、从实、从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高质量做好新形势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关键字:高校、积极分子培养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项基础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支数量较多,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党组织讨论接收新党员才有较充分的选择余地,才能切实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鲁东大学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党员工作“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从严、从实、从细,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高质量做好新形势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1.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严把入口关
        学校党委制定了《鲁东大学关于入党积极分子标准和不能入党情形》《鲁东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接续培养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与确定、培养与考察、退出等三个方面规范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管理、考察、退出等制度。在加大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力度的同时严把入口关,严格落实党员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优制度,注重入党积极分子整体素质提升,完善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档案,将个人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培养考察登记表、培训结业证明等材料归档,做到一人一档,不断夯实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
        2.完善培养教育保障体系,严把考察关
        在培养教育阶段着力创新培养考察手段,变“自然成长”为“精心培养”,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支部及时指定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从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发挥“传、帮、带”作用,帮扶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自觉提高认识,增强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建立健全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等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制度、组织员谈话、支部书记谈话、党团联系制度等,每名入党积极分子均参加各学院业余党校培训,培训班结束后,各学院党总支组织结业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取消当批入党积极分子资格。

同时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等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工作。
        3.加强考核评价保障体系,严把考评关
        为充分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学生综合测评制度与入党积极分子管理考核相结合,细化指标,构建常态量化管理体系。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人后,强化对积极分子的日常培养考察,并将考察培养情况详细记录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中,每半年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情况进行评优。同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锻炼,对入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参与学院学风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主动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目前,我校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的比例基本保持在5:1左右,入党积极分子存量足、结构优。但是,在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发挥作用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载体和形式不够丰富,学习教育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在学习主动性上,依然有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在学习形式上,虽然学校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学习活动,但是相对来讲理论学习较多,实践学习较少。在学习时间上,存在学习时间不足、课时紧张的现象,影响了教育培训效果。二是积极分子发挥作用平台不够丰富。据了解,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普遍喜爱的一种培训形式,可以提升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但是由于经费有限、课时紧张、资源欠缺等原因,积极分子发挥作用平台较少。
        下一步,学校党委将按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完善结构、加强教育引导。一是不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依托专题网站“鲁东大学红色文化网上教育馆”,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学习,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将学习情况作为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指标,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结合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教育教学,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各学院采取“微党课”的方式,突出全员参与,通过见“人”见“事”达到知“道”明“理”的目的。二是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和学院“双报到”工作中,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科研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岗位平台,让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基层,深入了解党史国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哲.?顾岱泉.关于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20-09-05
[2]王霞.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长江丛刊.2020-06-15
[3]袁颖.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的几点分析[J],青年与社会.2020-0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