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娟
河南省永城市第八小学 476600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高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自主构建个体的数学知识体系,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等得到有效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有效策略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的掌握,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以革新和完善。从这个角度来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学习成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述
顾名思义,探究性学习法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对象,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探究式学习法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学习方法,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重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理逻辑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同时这项能力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基础能力。运用探究性学习法,是需要一定的数理逻辑能力的,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出所探究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前后关系,找到学习的重点,克服学生的难点,从而取得学习的进步,提升学习的效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应用探究式学习法。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应先了解探究性学习的特点。第一,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探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不同,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静态学习向主动学习及动态学习转变。这样一来,学生就不需要死记硬背。所以说,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与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第二,探究性学习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与环境,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局限于特定的教学模式,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使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更加灵活与生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设置探索学习环节
探究式教学强调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未知去探索。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们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自己去攻克难题,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指导和点评。一是要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在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教学内容,找出自己无法解决的知识难点,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二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们进行提问,有效地强化师生互动,进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要布置课外拓展作业。在必要的知识点都已经讲解完毕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布置课外拓展作业,进一步增加数学知识的难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强化训练。
(二)科学导入促进学生探究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是基础,为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注重采用科学导入的方式,促进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学习探究充满动力,从而才能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标。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还不成熟,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比较关键的环节,导入的成败决定着数学课堂教学的呈现效果,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导入环节能采用创新性的方式,为学生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充满活力和好奇的进入到课堂当中进行学习探究,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能力水平,提高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是教师为明确学习的方向,通过精心设计相应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能充满动力进行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提升。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探究性学习期间,教师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这也是有效发挥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举措。任何探究,只有学生真正有探究的欲望才能更好地推进探究性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一定要对小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同时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借此来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与兴趣,这样学生自然会自主地投身于问题情境探究之中。
例如“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可以规律性的把各种颜色的灯笼(贴画)进行排序,教师则利用灯笼代表的排列号说出相对应的颜色,在学生们的好奇心的促使下会提出疑问,教师可以趣味性的告诉学生其中的奥秘,同学们在兴趣使然下会努力探究轻松地就掌握这一内容。由此学生对未知的内容提起兴趣的学习,充满激情的进行探究思考,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所提升。
(四)使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发学生的探究反思
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犯错是正常的,而教师就可以精挑细选典型性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为他们的数学学习“铺路搭桥”,提升他们数学探究的效率。如教学“简便计算”后,为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老师给学生出示一道题:478-399。部分学生是这样做的:478-399=478-400-1=77。这无疑是错误的。对此,老师不要直接指出,而是要求学生进行验算。学生验算后发现结果不正确,但找不出错误所在。就此,老师引导:先思考“400-1”是怎么来的?学生说:把399改写成400-1,没错啊!继续引导:399=400-1,对的,但“400-1"应是一个整体呀,应用括号括起来吧?学生茅塞顿开: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原来括号里面要变号……本例中,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没有进行指责,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寻找错因,最后集体订正,避免了学生后续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在此过程中,化“错误”为“资源”,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数学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知识巩固和提升的高效学习方法,能有效发挥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探究性学习中暴露的问题,急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项分析研究,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方法,科学制定数学探究教学方案,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蒋芝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69.
[2]李琦琦.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20.
[3]韦小娜.关于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4]蒙冬梅.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实施策略初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5]吴美莲.探究性学习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