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烹饪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5期   作者:哈斯亚提·哈斯木
[导读] 现在,餐饮行业对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烹饪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哈斯亚提·哈斯木
        新疆维吾尓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844200
        摘要:现在,餐饮行业对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烹饪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烹饪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烹饪教学方法,优化烹饪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化、系统化、实践化的烹饪教学体系。
关键词:浅谈 中职 烹饪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思考与策略?
引言
        在中餐烹饪人才的培养上,主要是以烹饪技能为主,所有的课程都以专业为主,以实用性为主。目前的中职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了更加适合于当下的学生发展,主要采用了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直接适应社会的发展体系,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所学知识。
一、中职烹饪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灵活性不足
        目前,中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学校要根据学生职业技能的成长需求合理配置专业课与基础课比例,进一步增加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时间,切实体现中职烹饪课程的实践性特色。部分中职烹饪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僵化,注重演示操作,忽视指导学生实践,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进一步优化烹饪思维理念。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不足
        中职烹饪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单一,创新不足,信息化、直观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未能融入烹饪课堂,不注重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型、探究型、互动合作型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模式传统化,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现在烹饪教学的课堂学习多是沿袭多年来积攒的经验,教师进行教学时运用的也是模糊的技巧,以及手工操作的模式。甚至有的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教学,不考虑时代的变化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掌握专业技能的,也更谈不上教导学生进行创新。
二、中职烹饪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
        (一)提高课程的专业度
        课程的专业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所以在专业的课程设计上,应该以实际的发展需求为主,通过了解当下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在中餐烹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课程学习包括中餐的基础知识、烹饪的基础知识、中餐烹饪的技能操作等。在这些课程的设计上,首先需要对中餐烹饪这一行业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再区分好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方向,这样能够使得教材的实用性得到提升。理论性的知识应该依据当下的行业发展需求来进行设定,并且还需要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了理论知识,在学习烹饪技能时才能够更好的地进行理解。烹饪技能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实践为主,通过直观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了解操作的流程,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会比较的快速。
        (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中职烹饪课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教学素材、教学环境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第一,中职教师要突破“应试思维”的限制,摒弃传统的晦涩难懂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符合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要直观演示具体菜品制作方法,还要让学生掌握烹饪技巧的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帮助学生由此及彼学习烹饪知识。第三,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对照职业规范,强化课堂教学、实训、实习融合,注重采用多元化的烹饪教学方法,建立合作、探究、创新的课堂。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工艺启发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融合了教师演示、模拟情境、问题导向、合作探究等内容。

如在开展“清汤鱼圆”技能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清汤鱼圆的制作原理,就学生演示出现的鱼圆沉底、散开、扁平、发渣等现象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加水、加盐、搅拌技巧的关键因素,最后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并总结操作心得。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技能。
        (三)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做法上,烹饪专业教学采取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利用录播系统、教育云、智慧云等,将烹饪专业知识上传到网络平台,构建网络化烹饪专业学习体系,学生只需通过软件,便可了解烹饪专业知识要点,增设软件模拟实训过程,将实践技术难点直观、全面地呈现,这样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也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学习烹饪,可谓是一举两得。以搭建烹饪资源平台为例,这一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对促进师生之间的烹饪知识和技巧交流,更为简单和高效,该平台应包括资源、交流、学习互动三大模块,其中,资源板块是指烹饪专业教学资源,通过建立相应的烹饪专业教学资源库,整合教学资源。交流版块则可以使用在线聊天室,联通师生及行业人员,增进交流的过程中巩固烹饪专业知识。而学习互动模块则侧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能力,用户可在留言区内进行留言互动,以“互动问答”版块发布,实现烹饪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四)构建优质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优化烹饪教学的组织形式,形成有助于学生练习烹饪技能的学习氛围。在传统的“一课一菜”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分小组、定工位、互助练习的教学模式,切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形成学生主动实践的氛围。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学生能力水平、烹饪课设计范本和现有的烹饪课堂教学的软硬件条件设置实用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氛围调动学生手动、眼动,让每个学生在烹饪课堂上都能积极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工艺展示教学,比较教师制作的菜品范本与学生试验不同操作方法的异同,让学生深刻认识滑炒、煸炒、爆炒、软炒等工艺的差别。教师还可以采用菜单式教学法,按照上菜的习惯呈现烹饪基础知识。冷菜、汤、头盘、主菜、甜食是一般的上菜流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信息平台给学生提供各类菜品,然后让学生结合自主意愿任意搭配,再让学生对搭配的原则与理念进行阐述,强化学生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教师还可以按照岗位分工进行教学,模拟真实的饭店后厨情境,在实训操作中让学生了解各岗位工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五)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职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习的实用性,因此,中餐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引入专业的师资团队,这样能够更好、更快地培养出更多的烹饪专业人才。目前,中职教育比较提倡校企合作的形式,通过与专业的烹饪企业进行合作,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校中接受到更加专业的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所提供的教师一般都是拥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在专业性方面有所保障,同时也还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触到一些社会上的知识,有利于毕业后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合到社会中。
结束语
        中职教学是为社会培养专门的人才,在餐饮行业大力发展的当前,中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烹饪技能的培养。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及时转换教学的理念,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环境与教学价值,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烹饪技能学习需要出发,确保教学方法符合烹饪教学的基本规律,明确烹饪教学具体任务,根据具体课程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烹饪知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晓莉.实施创新教育提升中职烹饪教学质量[J].中国食品,2020(10):131.
[2]贾尚英,张志强.探讨中职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具体策略——以沙雅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03):1-3.
[3]肖海.试论新形势下中职烹饪教学的新举措[J].科普童话,2020(04):23.
[4]王诗涵.试析当前形势下中职烹饪教学的新策略[J].考试周刊,2019(43):4+6.
[5]董晓冬.新形势下烹饪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食品,2019(07):32-33+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