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探析 徐允华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8期   作者:徐允华
[导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钢结构需要高精度的加工构件,强化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力度,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摘要:钢结构以其显著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建筑钢结构指的是以钢材为建筑主体结构,利用钢板、型钢等材料制作建筑构件,如钢梁、钢柱、钢桁架板等,并使用螺栓、焊接等方式进行吊装连接,构成完善的体系。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钢结构需要高精度的加工构件,强化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力度,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设计;钢结构图纸深化及构件拆分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进行大体量钢结构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建设,从而保障整体项目不会由于恶劣的施工条件而影响到整体的质量,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具体的施工流程,保障其施工方案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在安全施工方面,也需要符合施工安全的相关要求。
        1钢结构的优点概述
        首先是钢材本身的优点:作为我国工业化建筑生产的一个重要产物,钢材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所以在我们国家很多基础工程建设或者设备生产制造中都会使用到这一材料。为了充分保证钢材的质量,提高其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严格控制钢材的提炼,从而更好地提高其钢材的抗震、抗冲击、抗弯、抗折等性能。其次是组装时候的优点: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很强的承载力,相同质量的混凝土和钢结构,钢结构的承载力要更强一些,此外,钢结构的另外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其比重会更小,同质量的混凝土和钢结构,钢结构的质量仅仅为混凝土的1/3。
        2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
        2.1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是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预埋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质量。技术人员需要精确放样精准地控制基础承台地脚螺栓位置、垂直度、长度、标高等,避免出现地脚螺栓孔位置偏差、预埋螺栓长度不足等返工问题。常见的地脚螺栓预埋方式有直接预埋法、预留孔法。在基础混凝土浇筑之前,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检查复核预埋螺位置、标高等,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规范及现场施工要求。其次是螺栓连接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其中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高强度螺栓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以次充好问题,一般会使用普通精制螺栓代替高强度螺栓;(2)高强度螺栓外观质量不合格,如连接接触面不平整、毛刺和飞边翘曲等;(3)使用高强度螺栓代替临时螺栓,造成螺栓螺纹损伤扭矩系数增大;(4)高强度螺栓孔错位未能自由穿入螺孔,且现场未采用铰刀或粗锉刀对其进行处理,而采用火焰切割扩孔处理;(5)高强度螺栓施拧未按照规范进行,如未进行高强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或预拉力试验、校正结构精度、一次施拧完成、终拧时打滑的螺栓未重新进行更换紧固、未使用扭矩扳手充分拧紧等。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项目管理人员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加强对钢结构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技术交底,实行旁站监督、平行检验等方式进行,确保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的施工质量。
        2.2钢结构的安装、校正、焊接和检查
        1)首先钢结构构件进场需对其规格、尺寸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全数检查,记录每个构件的几何尺寸及偏差等。在构件的放置、搬运、组拼和安装过程中均应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尽可能减少材料在现场的搬运次数,运输、堆放和现场吊装过程中造成的钢构件的变形、涂层脱落等应进行矫正、修补。
        2)安装顺序宜从能形成刚性的部位开始,以这为起点向另一端顺序安装,并合理选择吊点,构件的悬吊捆绑部位应采取防止构件局部变形和损坏的保护措施,施工中及时设置支撑或增设揽风绳固定。


        3)多层钢结构主体吊装施工中及安装完成后均必须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对整体结构的垂直度和平面侧向弯曲是进行复核检查,控制定位轴线、垂直度、水准点、标高等否满足要求。
        4)构件接头现场焊接应根据构件的接头形式、钢板厚度拟拟定焊接方案,确定焊接温度,采用红外线测温仪实实控制,防止因焊接区域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禁止在大风、潮湿、雨雪天气条件下进行焊接施工。
        2.3钢结构防腐、防火涂装体系控制
        1)钢结构防腐处理:钢结构构件本身在预制工厂加工生产运至施工现场前已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构件防腐处理(这里不做详细描述),现场对构件高强度螺栓接头及周边摩擦面处、现场焊接部位、运输吊装过程中漆面磕碰处等部位在安装及焊接完成验收符合要求后应对其部位进行防腐处理, `防腐处理现场采用表面砂轮机手工打磨除锈的方法除去表面焊瘤、飞溅部位,如果接头部位已经长时间暴露产生锈迹、油脂污染等也应去除,确保补漆防腐材料与接触面的附着及施工质量。
        2)钢结构防火涂装处理:钢结构防火涂装采用喷或抹的方法进行,首先应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打底界面剂喷涂,在底界面剂强度符合要求后进行防火涂料施工。在防火涂装大面积施工前应抽选两组进行涂装试件检测,检测其防火、耐火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待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涂装施工。防火涂装施工前应对钢构件表面是否存在除锈防腐不到位、表面存在油污、粉尘等进行全数检查清除,确保防火涂料的附着性。结构构件连接处若有缝隙时需采用填缝材料填补平整后再进行涂装施工,防火涂料应随拌随用,一次搅拌的混合料宜在1小时内使用完。对薄型防火涂料施工应分层进行,每次的涂刷厚度宜控制在1mm左右,二次喷涂间隔时间一般为24小时,涂料喷涂要均匀,现场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测针随时检验其喷涂厚度,确保涂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的耐火极限所对应的厚度。
        3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设计图纸的深化
        设计图纸的深化是依据建筑的结构形式来对钢结构进行设计,再按钢结构设计图对各构件进行拆分深化,深化图纸内容应包含加工构件详图、构件编号、图名、图号、版本号、图幅以及发图日期。空间结构的安装详图宜采用三维坐标来表示构件的空间位置关系。出构件布置详图时注意布置图中的构件安装符号与构件加工详图中的对应,避免现场施工人员将构件安装错误造成返工。其他按照项目出图深度能满足加工及现场施工即可。
        3.2施工质量控制
        1)首先就是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因为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基础,其完善程度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所以一定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内容不仅要包括施工计划的完善性,还要包括新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同时还要包括工人持证上岗的情况等;其次就会要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因为施工中很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都不同,所以为了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要提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还能有效的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工程施工中。
        2)熟悉合同、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及安全、技术、质量交底等工作,布设施工控制网并组织对现场的定位轴线、标高、垂直度、预埋件位置等做好交接复测验收工作,确保放测精度准确。
        3)吊装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的特殊工种人员并且持证上岗,对进场的构件材料外观、型号、编号、截面几何尺寸等及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全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我国高层、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钢结构建筑工程发展十分迅速。在工业建筑建设中,钢结构材料因其显著的优势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充分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而且在钢结构防腐、抗震以及抗热等方面均要做好严格的审核,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来保证钢结构工业建筑施工的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