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做好建筑给排水施工作业的重要意义下,将论述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关键要素,为给排水施工作业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案。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科学先进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进步,许多施工材料、工艺还有技术被应用到工程中来。这就寓意着给排水施工品质存有着非常大的奉献,一旦处理的不得当,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品质问题。在建筑投入使用以后就会带来人们生活不方便,所以,需要对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品质施行严苛的把控。
1做好建筑给排水施工作业的重要意义
建筑的给排水工程的目的是通过安装给水、排水、消防供水、中水和其他系统管道来确保实现给排水功能。从整体结构来分析,建筑给排水施工项目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科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进入21世纪以后,生产生活需水量与日俱增,优化民生系统,推动各行业的良好发展,则必须做好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储备充足的净水资源,及时排放和处理生产生活污水,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将给排水工程建设纳入建筑工程建设体系中,这样不仅使建筑功能得到全面优化,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而且,当前有不少建筑构建了SUDS系统,即可持续排水系统,通过启用该系统来控制水污染系数,调节地表水与地下水,同时,通过使用多样化排水管渠来缓解污水排放压力,实现水资源回收利用和净化作用。为更好地改善建筑水环境,就需要科学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全面优化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确保建筑给排水施工项目的顺利竣工。
2给排水系统常见的质量问题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管型材料渗水。目前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系统常用的管材为PVC,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粘结连接管材,如果粘连施工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连接处出现浸水、渗水等问题,或者管型材料使用不规范,对接时型号不标准,无法将材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材料本身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系统渗水,材料本身就有缝隙、小孔。此外,管型材料应用不规范也会导致管道渗水,比如管道接通需要在管道内外刷粘黏剂,如果环境条件不允许粘黏剂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管道连接处出现漏水、浸水等问题。其次,堵塞问题。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且给排水系统使用频率高,如果发生堵塞则无法及时排除建筑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废水,从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流水不畅或堵塞等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施工等环节存在问题,比如大量使用转角或水平管理,或接口施工时胶水流到管道内部,缩小了管理的内部空间等。再次,沟槽泡水。开挖沟槽时泡槽中有水会浸泡周围土壤,土壤软化后承压能力也会下降,最终导致管道下沉,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最后,噪音问题。给排水系统施工通常会选择能够将水直接排放到地面的立支管,虽然排水效果更好,但是水会对管道产生冲刷作用而出现噪音问题;此外,水体进入管道后会影响到系统连接配件的稳定性,气流会压缩管道内部的气体,管道发生膨胀,水体流动时则会产生噪音。
3提高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质量的对策分析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要组建与业工作人员对施工图施行审查检验,清楚设计文件还有图纸可靠性还有可执行性,保证其与现场施工条件互相吻合,可以为工程提供相对的指导,尽可能避免设计原因带来的施工品质问题。(2)应该综合给排水管道安装的特征还有给排水施工的有关规定,拟定切实可行的工程方案,并做好现场施工还有管制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保障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确工程的最后方针还有自身的职责所在,同时还要工程品质监理细则。
(3)做好施工材料的管制不把控,严苛材料进场管制,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应该拒绝进入工程场地,缩小和预防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问题。
3.2合理选择管道材料
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抗压性能要求合理选择给排水系统管道的类型及材料,虽然PVC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排水系统大于100m则不适用于PVC管材;PE管材可以用于100m以上的给排水系统,不过PE管属于热熔连接管,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且目前设计标准仍未统一,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会出现管道断开的问题,因此PE管的应用范围较小。目前高层建筑项目采用不锈钢给排水管道的较多,施工前要对不锈钢管材生产供应商的资质进行筛选,材料进场时要全面检查材料质量,保证材料与设计标准、施工规范相符。比如某建筑项目地下1层到地上3层为一次供水系统,地上4层~15层为二次供水,加压前使用钢塑复合管,加压后采用PPR热熔连接,热水管采用不锈钢薄壁双卡压,采用三元聚丙乙烯密封圈,不锈钢管道采用套管焊接。
3.3给水管道安装期间的质量控制
根据给水管道的安装特点,确定相适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具体有:加强对给水管道材料质量的检查,所有的管道质量必须满足要求,否则不可进入现场。给水干管安装过程中需配套角钢支架,以确保干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经过固定处理后设置橡胶垫,目的在于有效隔离管卡、扁钢管卡及管道,保持各部分的独立性。各类管道在管径和安装位置方面具有差异性,需配套相适应的支吊架。钢管与引入管道连接时以法兰连接的方式较为合适。按特定的顺序有序完成管道安装作业,每层均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套管露出地面的高度应不小于50mm。PPR给水管道主要作为室内支管而使用,其在安装时可以选择热熔连接的方式。给水管道均安装到位后施工人员组织水压测试,此时需将支管、立管分开,合理布设测试点以保证所得结果的准确性。通常,测试点应在管道系统的最低点处,以系统工作压力为参照,取该值的1.5倍,以作为测试压力控制标准且至少应达到0.6MPa。
3.4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给排水系统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稳定性的关键。因此,相关企业与单位需要重视人员技术能力与经验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另外,对于青年施工人员,需要注重培养其实际的施工操作经验,实际安装过程必须在专业性强且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监督下实施。另外,企业内部需要重视工程人员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的培养,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员工素养标准,降低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另外,企业内部需要不断引入优秀专业人才,对于在实际施工过程表现优异的人员,需要给予必要的奖励,树立榜样作用,进而不断提供整个工程团队的专业水平。
结束语
总之,给排水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居民的生活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给排水系统管材的材质,从源头上保证管道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于各类具体的质量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做好施工验收,以提高建筑工程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从而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有效预防给排水工程质量事故,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晁冠先.探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49-150.
[2]黄帅.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居舍,2019(15):53-54.
[3]罗涛.试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