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
滑县交通运输局执法所 河南 456400
摘要:公路工程是我国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公路项目施工阶段,受气候条件、设备设施及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可能使路面出现裂缝、错台、断裂等质量缺陷,一方面会减缩公路工程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会降低车辆行驶过程安稳性,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故而,在路基路面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应加大施工方案的研究与完善,以此为基础优化公路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路基路面;措施分析
1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
1.1 公路平整性较差
路面的平整性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同时属于评估公路质量的重要标准,路面的平整性在公路最终质量检验中也属于重要内容。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多种原因均可能导致公路平整性较差问题出现,如材料配合比不当、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碾压施工质量控制不当、路基不均匀沉降。如存在不符合要求的路面平整度,行车阻力将由此增加,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也会因振动的产生而出现颠簸,导致行车安全性下降。此外,路面坑洼处产生的路面积水会导致路面结构被侵蚀,公路使用寿命将因此缩短。
1.2 施工质量控制不当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很容易出现施工质量控制不当问题,如未充分考虑环境及土质特点、路基填料选用不当、材料进场环节的质量检测被忽视、铺筑土层厚度不合理、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混合料配比、摊铺和碾压路面混合料过程中设备选用不合理、施工操作的相关要求未严格遵循、忽视地基作业面清理,由此催生的平整度、压实度等方面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1.3 路基沉降与路面开裂
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中,路基沉降与路面开裂同样很容易出现。路基沉降问题的出现与施工管理联系紧密,如施工用材料、施工流程、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公路路基的性能将大幅下降,质量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并最终引发路基沉降问题,公路运行安全受到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路面开裂问题同样与施工管理联系紧密,上文提及的很多原因便很容易引发路面开裂问题,问题的源头可概括为材料和人员两方面,如原材料选用和配比不当、施工人员不遵循相关标准要求,在原材料性能不足、路面平整度降低影响下,路面局部裂缝的出现概率大幅提升,影响行车安全,公路出现蜂窝、麻面的概率也会大幅提升。
1.4 不中断交通施工管理难度大
城市公路拓宽施工往往采取不中断交通的施工形式,会对正常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某些施工工序往往难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为工程质量控制增加了额外的管理难度。
2 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管理措施
2.1 加强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读懂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复测标高,复测旧道路弯沉值等。
①严格复测旧路加铺部分的旧路面标高。因为在之后的路面施工中,旧路标高差错将直接影响路面沥青的铺设厚度,如果不提前复测标高,一旦路面施工过程中发现与设计图纸中的旧路高程不符,就会导致沥青用量增加或路面铺设厚度不足,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工期,并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复测路面的具体方法是:根据新的线路桩号逐桩复测每个旧路断面的标高,一个断面建议测量3个点,每个桩号之间距离控制在20m为宜,通过实测数据和设计数据对比,不但可以计算出每个断面的路面加铺厚度,也可以计算出加铺沥青的数量,如果偏差较大可提前与设计沟通,调整设计方案。
②严格复测旧路弯沉数据。对比实测数据是否与设计一致,如果实测数据不满足设计要求,可提前制定施工方案,以免造成后期路面质量隐患,确保路面验收一次性通过,避免返工。
2.2 合理设计排水
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全面设计,以达到排水系统通畅不淤堵且功能全面的状态,在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时能够高效快速进行,以保障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1)公路修建后,尽可能不对原有农田排灌系统造成干扰和改变,以保证农业正常生产。(2)填方路基一般都设置有排水沟,桥涵构造物与沿线排水沟连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3)路基排水沟与沿线通道、灌渠交叉时,采用盖板涵等立体交叉方式,尽量做到不影响原有的排灌系统,同时避免路面污水直接排入农田。(4)为使排水通畅,便于维护和保养,路侧的排水沟、边沟等均采用浆砌片石等进行全铺保护。
2.3 路堤边坡防护
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情况及路基填料、边坡高度等采用植草防护、浆砌片石人字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等类型。各种防护形式根据其特点结合边坡高度、土质及周围景观等进行选用。
2.4 提升路基承载力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还需要设法提升路基承载力,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路基路面质量可由此得到保证。含水量和压实度直接影响公路路基承载力,公路承载力的控制离不开达标的路基含水量支持,公路承载力和强度会因此过小或过大的路基含水量而降低。路基表面过硬会因含水量过低出现,雨水会因此直接下渗,路基结构在长期的雨水渗透下会受到直接影响。路基的抗剪切能力和承载力会因超过标准量的含水量而降低。此外,还需要保证路基碾压到位,以此在施工中优选碾压机,在关注表面压实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其他混合料及下层土质的均匀压实,路基承载力可在压实度整体达标情况下得到保障。
2.5 路面拼宽质量控制要点
①旧路弯沉复测和旧路面病害处理。旧路面弯沉复测和旧路病害处理都是加铺路面施工的前置条件。旧路面病害处理是路面拼宽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细致工作,要认真排查不合格路面,针对不同病害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此项工作费时费力,在施工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根据经验,将病害处理工作单独分包给专业分包单位,总包技术管理人员再进行过程质量监督,是控制该环节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②路面结构层搭接处理。新旧路面搭接处是路面的薄弱点,搭接部位后期最容易出现纵向开裂。路面结构层搭接包括基层搭接和面层搭接。基层搭接位置往往是压路机的死角部位,压实度得不到保证,施工建议采用专用小型压路机配合人工夯实的方法压实,对车流量较大的路口,也可使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确保施工质量。
③玻纤格栅路面搭接部分。设置的玻纤格栅可将旧路面的接缝、裂缝与新路面隔开,降低拉应力集中度,从而减慢反射裂缝的扩散速度,也可以增加沥青的抗拉强度,减少裂缝宽度。任何位置的接缝,包括横向、纵向基层接缝以及病害处理位置,都需要铺设玻纤格栅。铺设过程中注意控制玻纤格栅的横、纵向搭接长度和合适的固定方法,待固定结束后,建议使用轻型胶辊压路机适度碾压。
④应力吸收层施工。应力吸收层是一种特殊改性沥青混合物,如稀浆封层等,设置在新旧面层之间。应力吸收层能有效提高新旧路面层之间的黏度,从而减少反射裂缝。施工中推荐使用专业的封层机铺设,质量可得到保证。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路用性能,扎实掌握施工技术要点是优化路基路面建设质量的关键。当前路基路面施工病害较多,诱发因素也不唯一,实践中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具体工况,拟定最适宜的施工技术方案,优化施工工序,加强合作,从根本上保证路基路面建设质量,为社会经济健稳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侯勇.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8):1698.
[2]陈建军.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9,045(008):130-131,189.
[3]王绥之.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4]杨盛惠.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00(03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