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市政道路监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6期   作者:尤永
[导读] 任何建筑类工程的开展都必须涉及到监理工作,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作为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民生工程,

         尤永
         江苏苏科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任何建筑类工程的开展都必须涉及到监理工作,市政道路建设项目作为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民生工程,从可研报告的拟定、初步设计、最终设计、施工到最终的验收,监理工作贯穿其中,尤其是在施工环节中,对于优化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关注和提升市政道路监理质量控制关键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文献对比法和理论分析法,就市政道路监理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阐述,期望能够给相关领域施工技术人员奠定一定理论支撑。
         关键词:市政道路;监理;质量控制;关键点
         0引言
         在市政道路监理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要遵循行业质量标准原则、安全监理原则和工程设计及计划原则,立足项目周边施工环境,结合设计具体规范,对施工中的细节进行质量管控,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和分析,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并加强对后续整改措施的监督管理,是当前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工作内容。当前,我国市政建设逐步完善,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关注度逐步提高,作为社会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道路监理工作受到更多关注,因此探讨监理质量控制关键点对于提升项目整体建设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1 市政道路工程主要病害
         1.1路面裂缝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裂缝病害,是其养护及维修的重点,因此需要在道路养护中得到重视。由于路面沥青混凝土使用料的自身特性,使得其在长期的受力环境下,加上道路运行周边环境的影响及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导致带路裂缝的程度不断加深。而造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中,除了沥青路面自身材料特性外,在摊铺作业施工环节也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时分段摊铺中,导致施工不连续,造成接茬位置结构处理不当,在长期使用环境下,易导致裂缝的产生。此外,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没有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夯实作业,极易导致路面结构被雨水冲刷,从而产生一定路基下沉现象发生。
         1.2车辙
         车辙是市政道路运行使用过程中常见病害类型之一,其不仅会造成市政道路积水现象,同时还会导致路面使用寿命降低,加速路面结构的老化。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结构车辙现象的根本原因为:其一,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配合料计算出现问题,易导致沥青油石的比例与实际施工要求出现一定差异性,使得路面沥青结构的承载力下降;其二,在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影响及行车碾压,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磨损超出了后期养护的最高标准,因此导致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耐久性难以满足需求。此外,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施工规范不了解,导致车辆运行过程中,会使得路面结构产生横向移动推力,进而导致车辙发生。
         1.3坑槽塌陷
         市政道路一旦通车,在后期的养护维修阶段,就很难进行全路段封闭式养护施工,只能局部养护维修,这样就很难保证养护施工中沥青质量;加上沥青结构常年受到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易导致道路路面结构产生坑槽。由于这种道路病害的产生是突发性的,如果控制不及时,或者关注缺失,则会导致行车危险,影响乘车的舒适度,增加一定危险性。在市政道路出现坑槽塌陷病害后,路面结构表面早期会产生龟裂或松散现象,在长期的损害的积累下,可导致路面坑槽塌陷病害发生。
         2市政道路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施工前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作为监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关注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同时对施工前的可研规划、初步设计等都要做好工程开展的前期工作,以保证项目符合甲方需求,满足品质管理规定。因此落实和执行好施工前的监理工作,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对现有的市政道路初步规划、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内容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分析项目开展的可行性,并形成文字报告,开展会审讨论,加强现场论证,同时监理工作人员要依据设计文件,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材质等作出详细要求;比如在计算得出的地基承载力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需及时提出,并由设计方及时更改;其二,构建健全的监理工作体系。作为监理工作人员,要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明确监理手段的重要作用,加强监理制度和监理规划的科学合理开展,依据实际施工情况,为做好施工监理工作做铺垫。其三,监理工作人员要依据设计需求和项目规划的要求,对施工条例进行细化管理,加强对施工技术条例的控制,并要求和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将项目施工中的隐患消除萌芽之中。
         2.2施工中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监理。相关研究统计得出,20%以上市政道路工程病害的发生原因来源于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理,是控制市政道路质量源头的主要内容。材料监理一般包含以下三方面:其一,做好产品质量校审,对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和产品合格等文件参数数据进行核对;其二,现场取样,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是否可准入使用;其三,监理单位必须亲自抽样检测,监理单位人员应注重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积累,明确和建立材料供应商的名录,并在优选好的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提升服务水平,完善服务质量。
         (2)测量过程中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测量监理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市政道路起始位置的走向、位置的设定等,并存在偏差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注意当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含有两个或者多个设计单位时,需要对对应设计单位的设计标段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放样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放样点的位置,如果发现两个放样点之间存在高度差,则需要对标段位置的衔接控制加强,及时调整误差单位对应的路面标高。
         (3)路基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例如挖方路基的监理控制要点中,挖方路基设计要点中,挖方边坡率主要依据现场地质条件、文化环境及岩土物理参数等力学特征决定,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相关力学参数只是勘测资料的依据,不作为设计比选参数。基槽开挖深度与边坡高度>8m时,应由具备资质和资历的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土质挖方路堑的挖至深度要控制在30cm以下,上部的路床结构应进行碾压密实设计,基础底部的压实密度应>95%。其次,在路基填挖交界设计监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在填方区域应符合《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6)中第4.3节相关规定,挖方区域的设计应符合规范条目中4.4节的相关规定。其次,针对半填半挖路基结构,当挖方区域为土质结构时,填方区域应首先选择渗水性强的结构材料,进行填筑设计。在地质勘查设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坚硬岩石路基结构,应对填方路基选择使用填石路基结构。最后,在纵向的填挖界面结构设计中,应对应设计过渡段,这样填挖临界处的地质土层可采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无机混合料等进行选择性填筑,岩土地段可以设计为填石路基。
3结束语
         综合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社会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完善和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不断的优化和加强监理工作控制要点,促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艾越.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探究[J]. 居舍,2020(12):109.
         [2]李莉.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64.
         [3]杨玉红.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J]. 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65.
         [4]刘新成.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中的质量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5]金全勇.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6]石赞.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管研究[D].吉林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