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佩
3708281986092047**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当前在市政桥梁工程中,各种优秀的施工方法相继投入应用,桩基施工技术因其承载能力较大、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得到了普及。如今,国内的桩基施工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也因为其隐蔽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点使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难以预见的因素。本文市政道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桥梁;桩基施工;应用
引言
桥梁桩基施工和桥梁工程整体质量有着紧密影响,桩基施工有着其隐蔽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充分重视桩基施工的技术科学应用,保障整体的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一、常见的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分析
1.1人工挖孔桩
该施工技术主要在桩基长度及直径均较小的情况下应用。基于施工中,通过人力的利用完成挖掘成孔,进一步将钢筋骨架安装好,并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使桩基具备支撑上部结构的作用。该施工方法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设备容易操作及桩基成孔在检测方面即为便利等。同时,还能够较好地与环境相适应。通常状况下,使用该种方法的施工效率均非常高,目前桥梁桩基施工也常使用该种方法。
1.2钻孔灌注桩
钻孔灌注桩施工可细分为正循环钻孔法和反循环钻孔法两类。主要的施工原理是通过对钻孔设备的应用,基于施工中将土体破坏,利用成孔设备运出泥浆,并基于地基的条件想将桩孔形成。进一步把钢筋笼向孔内放置,在完成混凝土灌注滞后便形成桩基。基于施工中,需做好泥浆及孔内泥浆水位的管理工作,以此使后期混凝土浇筑质量所引发的不良影响实现有效避免。该施工方法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如设备操作容易、成孔桩基不会受到限制及噪声低等。并且,该施工方法所钻制的孔比人工挖孔桩要大许多,成孔速度快且质量高等。另外,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在目前桥梁桩基施工中,钻孔灌注桩也经常被使用。
1.3冲钻成孔桩施工技术
冲钻成孔桩施工技术要求的技术含量较高,在实践应用时需要严格把关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施工标准。在开始冲钻成孔工作时,要保证场地平整,首先对桩位放线和开挖桩基浆地,埋设钢板护筒,其次利成钻机冲力,保证钻机与孔位准确一致性的前提下,对准护筒中心位置钻入,护筒直径大于钻头200MM差距,防止冲击引起偏差。
二、桥梁桩基施工需注意的问题分析
2.1在人工挖孔桩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①基于施工中需遵循安全施工理念,充分考虑施工环境,进一步做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比如:施工现场控管、施工人员的安排等。②需对安全施工事前控制进行完善。比如在孔口位置设置防护栏、孔口护壁需使用更优化的防护。施工中,施工人员需充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此使桩基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护筒的定位,保证钢护筒位置埋设的准确性及稳固性,可在护筒上部开设1台或2台灌浆机,利用粘土将护筒与护筒间的孔隙填实。
2.2在钻孔灌注桩方面需注意的问题
①基于施工前,需做好施工现场的处理工作,将存在的障碍物清除干净,进一步对定桩位进行测量,然后完成钢护筒的埋设工作。通常情况下,护筒内径需大于桩径200~400mm。并且,对于护筒中心线,需与桩中心线重合。②若钻孔到了设计标高,需对钻孔情况进行全面检测,若检测结果显示指标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可进行清孔。基于施工过程,通常会通过换浆法完成清孔,但需注意对水位高度进行控制,以此使塌孔情况实现有效避免。在混凝土灌注之前,需进行二次清孔,以此保证清孔之后空地沉渣<5cm。除此之外,基于钢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保证深度>1m,施工时灌注速度需均匀、连续且不间断,需在5min内将全部导管拆除。
若灌注中桩顶混凝土提升较难,需采取稀释混凝土等措施。
三、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具体应用探究
3.1开挖灌注桩孔
基于施工时,需以设计规范为依据,完成测量放样工作,将孔桩中心加以确定,同时对桩位进行准确定位。①在挖孔过程中,如相邻2个桩间距离较小,需应用间隔开挖方法,对第一节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间的偏差进行严格掌控,最大偏差需≤2cm。②基于开挖桩孔时,需对钢筋混凝土护壁进行修筑,以此实现对孔壁的保护,对于护壁的厚度及混凝土的强度等均需要严格依照设计规范,通常上下两节护壁搭接长度需>5cm。③基于搭接施工过程中,每节均需在1d内完工,1d后可将护壁模板拆除。④党开挖与设计标高相符合后,需清理孔底积水及残渣等;若护壁发生漏水蜂窝的情况,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此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2钢筋笼施工
在钢筋笼的制作方面,需参照设计图纸严格进行,以钢筋笼骨架尺度对尺寸相当的样板进行制备,箍筋在样板上弯制成圈。第一步需利用钢筋将支架定位好,同时对各主筋间的间距控制好,使间距保持均匀,且误差<1cm。并且,还需控制好箍筋和钢筋笼之间的尺寸及价格偏差。其次,需对钢筋与焊条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对于焊条型号需与钢筋性能相满足,同时需与施工规范相符合。焊接时可基于钢筋笼内侧将定位圈焊接,同时将声测检测管安装好,以此为焊接质量的检测提供依据,进而使钢筋笼制作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在钢筋笼安装方面,施工前需对孔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看是否存在残渣或塌方等情况。在搬运及吊放钢筋笼的过程中,需使钢筋笼变形情况实现有效避免,安装时需将孔位对准,顺直扶稳之后把钢筋笼匀速放进孔内。在安装过程中,钢筋笼不可与孔壁发生触碰,以此使笼壁扭曲现象实现有效避免。除此之外,安装中需做好钢筋笼标高的检测工作,在达设计标高后使用吊筋及抗浮筋把钢筋笼固定好,以此使刚惊恐下沉及混凝土灌注后上浮等情况得到有效避免。
3.3混凝土灌注
在混凝土灌注施工之前,需清理桩孔,并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孔壁不会有松动情况存在、孔底不会有沉渣及积水存在等。基于灌注过程中,若孔内积水过多且较难排干,可应用导管法进行水下灌注施工。将钢筋笼安装好之后需对导管进行安装,通常导管内径为30cm最为优化以此保证内径长度及壁厚可以与施工要求充分符合。在导管安装过程中,两端需使用法兰盘与螺栓完成连接,并将橡皮圈安装好,以此使导管的密封性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使漏水及渗水得到情况实现有效规避。需把导管在孔的中央位置安装,离孔底20~30cm之间,不可把导管往孔底沉淀的泥浆中插入,以此使灌注情况下混凝土漏不出来的情况实现有效避免。将导管安装完成之后,需在上端口将漏斗接好,往漏斗中装入数量充足的水泥混凝土,并将隔水栓打开。这样,混凝土便能够沿着导管灌入孔底,然后随着孔内水位升高而渐渐上升,进一步使混凝土能够灌注至孔内。
3.4成桩检验
在桥梁桩基施工结束后,还应该检验成桩质量,主要是检验混凝土试块强度质量以及桩身质量,桩身检验主要是高应变和低应变,检测出桩基的长度、缩径、估算混凝土强度,抽样检验,混凝土灌注时进行旁站以及全过程控制。施工图上标注桩位、编号等信息,还要指定具体的机械设备,材料供应计划、电路安装等。及时进行跟踪检验,同时评定检测结果,保证桥梁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桥梁桩基施工的质量保障,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只有从多方面加强对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才能保障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从多方面对桩基工程施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促进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彭伟.市政工程中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22):117.
[2]彭宏志.浅谈市政工程中桥梁灌注桩桩基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5,25(29):26.
[3]刘迪迪.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35):141.
[4]王瑞亮,向继兴.桩端后压浆施工技术在桥梁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2,38(06):185-186.
[5]孙美丽.市政工程中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1(0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