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创新管理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6期   作者:吴 迪
[导读] 电力工程建设期间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

         吴 迪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1122
         摘 要:电力工程建设期间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因素所影响,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也随之壮大,对质量进度成本的管理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期间的问题开展解析,并探究其创新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措施
1 简析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的项目管理是其建设管理活动的核心,项目管理工作能够将概念转化为现实,通过细致的筹划、科学的投入、定期的检查以及持续的改进,提高工程工作效率,确保施工进度不会受到影响,提升施工质量,可以有效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对电力工程有序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工程项目建设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可以做到工程项目的质量更高,进度更快,成本更省,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一席之地,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顾客满意度和知名度。然而在现阶段,受制于传统理念的限制以及约束,在电力工程项目领域,尤其是大型建设项目,我们的执行模式、管理思路、管理手段仍然部分遵循旧例,打破常规的勇气跟不上发展的速度,极大的制约了工效的提高,进一步浪费了工程成本。为了更好的促进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需要在开展过程中积极的实行创新措施。
2 电力工程项目创新管理的措施
2.1 创新的理念
         时代在发展,项目管理者的理念也要不断进步。二十多年前,AUTOCAD在国内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的工程设计人员还是在图板上手工进行绘图,比较这两种工具,电脑制图明显初期成本高,而且效率还不见得好,要放弃已经非常熟练的手工制图,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但这样的变化,事实证明是非常杰出的成就。因此,我们要有创新、以及接受创新的理念。同时,为什么很多创新,抑或叫变革的项目会失败?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也要理解新鲜事物带来的冲击过程,需要对应采取不同措施。任何创新理念,其受众都有一个从初始的冲击——本能的拒绝——推行过程中的受阻——逐渐接受——一致同意的过程,不同的阶段,需要识别不同的干系人,有针对性的对变化的成果采取从僵化到固化再到优化的策略。根据上述分析,面对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系统性强、管理要素多、时间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管理者需要:(1)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思路,鼓励创新,营造创新的氛围。(2)要有主动跳出舒适圈的勇气,敢于打破常规。(3)要有刚性的指标进行限制,制定具体的要求并定期监督。(4)要有科学的方式对创新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技能/知识培训。
         2.2 创新的执行模式
         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组成,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开发,主要设备的采购,并且对设计、监理和施工进行平行发包,设计方对设计工作负责,施工方对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等负责,监理方代表业主行使监管职能,各参建方权责十分明确。近年来,电力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类别也在不断增多,这种执行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实际的建设要求,EPC总承包的模式已经在主要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占据较大份额,EPC总承包,又叫“交钥匙”承包,是指对整个工程项目负责设计、采购、运输、保险、土建、安装、调试、试运行,最后将建成发电机组等移交业主商业运行的管理模式。这种执行模式,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能够很好的促进设计方案、设备采购与施工的融合,通过设计优化,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在国际市场上,为了满足部分开发商资金短缺的问题,在EPC的基础上还衍生出FEPC的模式,即EPC总承包商还要负责项目的融资,换句话讲,谁具备融资的能力,在项目竞争中就有优势;在光伏电站建设领域,由于其建设周期不长,入门门槛不高,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顺应产生了“一站式服务”执行模式,开发商仅需要拿到项目开发权,后续从融资到EPC建设、到运行维护,均由一家有能力的总包商完成,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还有PPP、BT、BOT、EPCM等其他执行模式,以及与当地企业联营、国际知名企业联营、紧密型、松散型等等,不一而足,但笔者目的不在于分析每种模式的优缺点,更多是强调项目管理不能拘泥于已有的执行模式,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市场的需求,采用符合实际的工程管理模式,优化项目管理过程,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创造项目管理效益。
2.3 创新的管理手段
         有了创新的理念和合适的执行模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要推陈出新。项目的组织机构层面,单个项目可以单个管理,但是性质类似,地理位置较近的批量项目呢?是不是也要每个项目配备一套班子,单打独斗呢?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引进“项目群”的管理概念,把一系列的项目作为整体打包进行管理?可以任命一位项目群经理,统筹进行资源的协调与调配;设计工作由单个设计团队完成,在边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即可以复制到所有的项目,工作量和沟通的成本大为减少;设备以及施工分包商都可以集中进行采购,这样无论是采购流程的审批,还是尽职调查、招标、合同谈判、合同签订过程,都可以由N次变为一次,工作简化且不说,单是规模效应,能够获得的价格也是极有竞争力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现场的人力、材料、租赁的机械,均可以项目间进行周转,互相补位,避免窝工或者供应不上,对于质量进度成本管控方面均有着相当大的促进作用。项目管理层面,其九大知识领域均有文章可做,以风险管理模块为例,目前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大多数就是项目管理班子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几个过程采取的定性管理,流于形式。具体到每一种风险到底会给项目带来多少成本上的损失,通过风险的管控手段,又能把损失降低到多少,没有一个定量的分析。针对于此,我们可以详细描述风险起因-分析可能会发生的结构-评价对项目目标的影响,按照风险事件发生的最坏结果来估计损失的金额,采用专家评估或者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两者相乘,就是风险的具体费用。公式:风险=概率*影响。例,风险=25%的概率*100万美元的损失=25万美元的风险。当然,量化费用不是最终目的,主要还是要根据这些分析确定对应的行动、应对和缓解措施。再如沟通管理模块,除了正式沟通需要通过邮件、函件进行外,一般沟通如果也采用此方式的话,耗时较长,如果是国外项目,还有时差、工作时间、语言障碍等差异,因此,对于时间要求紧急的任务,可根据实际情况,多用即时沟通工具,如what’s app, QQ、微信、skype、drop box云盘、各类会议系统等。管理的工具创新思路上,需结合时代的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如设计侧,由二维进一步推进到三维出图,增加设计效率,也可以采用BIM进行平台式管理;采购侧,制定设备KKS编码,并从厂家生产环节开始严格执行,方便后续的物流、到货及安装调试环节;施工侧,成立各类QC攻关小组,对混凝土生产、建筑物外墙施工等重点环节进行把控;进度管理环节,采用专业的项目管理“赢得值”分析方法,对施工进度及成本进行统一分析管理;IT管理环节,应用项目管理网上OA系统,实行现场无纸化办公。
结 语:
创新带来进步,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企业更要抓住时代的脉搏,不断创新建设管理过程,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尽管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但只要把握住方向,不断学习、努力探索,这些问题终究能够克服。
参考文献:
[1] 陈 瑞. 试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低碳世界,2018(13):75-76.
[2] 马艺峰. 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电力工程管理水平[J].企业技术开发,2019,31(11):50-51.
[3]王思博. 略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运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203.
[4]李 明.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模式创新及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08):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