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社团建设提升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BIM应用能力的研究 ——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6期   作者:赵庆辉1 刘海霞2
[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建筑行业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赵庆辉1   刘海霞2
         1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2山东省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建筑行业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对于BIM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工程造价作为BIM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专业,如何有效提升在校生掌握BIM技术的能力正在困扰着广大师生。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经济管理系工程造价专业通过BIM算量社团的专业社团建设,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提升学生了BIM应用能力,扩大了学院专业的影响力,促进了校企协同育人地落实、落地。
         关键字:专业社团、工程造价、BIM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借助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解决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成为主流。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于BIM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工程造价作为BIM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专业,如何有效提升在校生掌握BIM技术的能力正在困扰着广大师生。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BIM的需求,而专业社团为广大BIM技术爱好着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的平台,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社团成员逐渐掌握了BIM技术,成为了企业炙手可热的人才[1]。
         一、专业社团的建设背景——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BIM算量社团为例
         为了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学习BIM技术的热情,2014年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成立了“BIM算量社团”,社团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氛围,给热爱BIM技术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社团一经成立获得了学生的广泛参与。社团指导老师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双导师”共同为社团成员讲解BIM相关的软件,带领学生实战企业的真实案例,实现让社团成员在毕业之前就能够独立利用BIM软件来做造价的目的,同时拓展其它方面的BIM应用能力。
         二 BIM算量协会专业社团对于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校接受的传统专业学习是根据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组织教学的,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教师的教学带有较强的严谨性,教授的内容多为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很难将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行融入;受制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教授方式多以讲授为主,很难构建起生动有趣,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堂环境。而工程造价专业的BIM算量社团作为一种第二课堂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课堂的以上缺陷,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让学生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将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解和学习,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将学生的专业潜能充分激发出来。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团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对于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情操、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提高作用。社团学生在参与、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自我为人处事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了团队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升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赛磨炼了意志[2]。


         三、专业社团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BIM算量专业社团将学校与合作企业深入融合起来,通过企业导师到校指导专业社团成员的学习,将企业、行业的职业标准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缩短了与未来职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对企业来说,相当于将员工的岗前培训过程前置,企业可以直接在专业社团当中挑选适合岗位要求的人才,从而提升了选人用人的针对性,可以说专业社团的建设为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找到一条便捷的通道。
         (二)有利于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建立“校企业双导师制”,增加了专业教师与所指导学生的羁绊,产生出师傅带徒弟这种更加紧密的教学关系;同时通过企业导师的参与,以专业社团为纽带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联系更加的畅通和密切,有助于提升校内导师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对于新技术、新标准的掌握更加便利,从而促进学校的“双师”队伍建设。
         三、BIM专业社团的建设成效
         1.社团成员专业水平和BIM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了实习与就业
         社团成员经过两年的社团学习,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考取专业相关的BIM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在去年“1+X”BIM职业资格等级考试中,BIM算量社团的成员考取中级工程管理类证书的通过率超过了70%。这些社团的同学同样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均已经全部实现高质量地实习或就业。
         2.专业社团为学校选拔技能大赛参赛队员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BIM算量专业社团的建设,还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大赛选拔人才提供了帮助。在各种专业比赛的选拔过程中,BIM算量社团的成员由于较早的接触了BIM技术,其实践应用和操作水平明显比其它同学有优势,我院工程造价专业近6年的专业比赛的参赛队员几乎都是有社团成员来组成的。2014年来先后有30多名社团成员代表学院参加了各级各类工程造价专业相关的BIM大赛,获得各种奖项共计76项,其中一等奖30余项。
         四、专业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团运作缺乏规范性制度引导和约束
         学生加入专业社团,参与社团活动缺乏体系化的制度保证。导致社团管理较为松散,社团活动安排不够严谨和规范。有的学生加入社团是三分钟热度,参加社团活动比较随意,无法保证活动质量。经常出现两级分化现象,学的好的同学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会越来越好,掉队的同学就逐渐退出社团了。
         (二)专任教师参与社团指导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缺乏专业教师指导社团活动相关的支持文件,导致专任教师参与专业社团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漠不关心。一是由于专任教师课务、科研任务较重;二是有些年轻教师感觉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学院经费紧张,社团的人、财、物不能得到保证,社团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受到影响。
五、提升专业社团建设水平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专业社团纳新、活动和社团成员管理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社团互动计划,对社团成员根据其能力特点进行分级管理,帮助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进步;
(二)配套完善校企导师参与社团活动的奖惩机制,引导更多专业教师投身到专业社团的建设中去,将专业教师参与专业社团指导工作纳入专业教师工作量和绩效考核,与评奖评优挂钩,对在指导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思维与能力有成效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三)统筹经费管理,建议将专业社团活动所需的费用纳入学院的教育教学整体工作计划中,合理安排专业社团的实验、技能训练设备、耗材等活动费用,保障专业社团各项活动平稳有序开展。
六、结语
         在当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大形势下,BIM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相关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以专业社团建设为抓手,可以实现为建筑行业输送既精通BIM技术又有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兰州市 现代学徒制与工程造价BIM方向岗位职业素养形成融合研究[J].工程经济,2019(38):235.
[2] 王英丽、李卓.吉林市 高职专业社团发展建设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9(38):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