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及植物群落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6期   作者: 李 颖
[导读] 指出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要求

         李 颖
         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指出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要求,园林工程开始在诸多地区展开建设。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下为人们提供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实现精神的放松,也陶冶了情操。城市郊野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的巨大绿肺,也逐步在一些城市建设实施。然而森林公园与城市公园的设计大相径庭,尤其是在植物的配置上需要进行更加合理的规划,来避免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本文提出了园林设计中森林公园的设计原则,并分析针对江苏地区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总体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森林公园;植物群落;总体规划与设计;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森林公园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森林公园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是城市郊野森林公园的建设主题。植物群落的设计质量影响森林公园的整体效果,因此,要深人研究植物群落规划与设计方法,以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社会效益。
一、森林公园中植物群落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在很多城市已建成的森林公园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规划300公顷,设计着重突出自然-生态-野趣-发展的主题,以生态为主以乔木为主,突出野趣和自然风景,充分利用苗圃的原有资源,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原有资源优势,创造城郊森林天然氧吧,并打造近10公顷的杜鹃园,堪称上海杜鹃园之最,形成园中独有特色。而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是江苏省省级森林公园,陆地面积35平方公里,水面138平方公里。共由“七河八岛”组成,具有“奇、秀、绿、幽”等特点,拥有“水、岛、林、鸟”等自然要素,形成岛屿、森林、芦荡、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根据对国内几家已建成森林公园的走访,森林公园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公园,在整体规划设计上总结为以下几点:
1、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的建立,水网系统、植被系统和动物系统相结合,利用生态、野趣的自然景观,吸引城市中游客回归自然;
2、因地制宜,最大限度保留现有生态系统,减少破坏,尊重场地特征,尽可能利用原有河道和道路;
3、以森林植被景观取胜,形成丰富的生态群落,减少硬质景观的设计,减少铺装面积;
4、将生物多样性融入设计,植物、鸟类、鱼类、昆虫类、底栖和爬行动物和谐共生;
5、提高公园森林覆盖率,避免大面积草坪的设计,以粗放的便于管理的植物种植为主,减少后期养护成本;
6、满足多种游园体验,可形成特色游园区域,并将科普教育、保健疗养与生态相结合,发挥“森林公园”中公园的功效;
7、引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采用透水材料结合生态滞留沟、雨水花园、生态停车场等多种手法相结合,满足地表径流生态管理。
         根据以上对森林公园的设计思考,我们对森林公园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几点总结:
1、生态原则——以维护区域生态稳定和发展为基本目标,注重生态多样性设计;
2、系统化原则——要以系统化的理念来布局绿地空间,做到合理有序、连贯;
3、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地区发展的规划目标,尊重现状条件,最大程度保留已有树种,选用当地树种;
4、经济效益原则——低投入低维护,采用经济措施进行苗木储备,注重远期效益,绿色银行。


         二、江苏地区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规划与设计
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因此设计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维持自然景观原野风味,充分认识植物景观培育和管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把植物景观的可持续经营作为森林建设的首要任务:
1、设计定位和目标
         以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运用丰富的植物材料和复合型的栽培方式,创造蕴含自然栖息和风貌的植物景观,使单位绿地面积的生态效益最大化。总体规划设计阶段将森林公园总体定位为:以搜集、保护、保存、开发利用森林公园地区植物资源为重点,同时适当引种优良园林植物品种,开展植物博览展示、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集科研、科普、游览、休闲功能于一体,建成具有乡土性、多样性、科学性、生态型的植物群落。凝炼森林公园的地域和场地特色是规划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根据场地的分析和植物群落特点的研究,可设置专类园,形成优美独特的植物群落、体验丰富的游憩空间、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 。特色植物专类园的融入可提升公园的观赏性和科普性。
2、做好地理考察与调研工作
         在对森林公园进行植物的配置以及规划工作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实地的考察,因为只有实地考察了才可以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可以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环境生长的植物。在考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理气候、还有就是土壤土质也是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现在产业的调整力度以及政府不断加大的干预力度,导致地区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与规划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观念以及思想理念,要充分的利用当地的环境资源,并且还要保证植物可以健康生长,将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大,这也是为园林建设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3、强化树种配置与规划
         森林公园建设在国家的基础建设中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植物的配置以及规划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的分析,因地制宜根据地区将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得具有协调性,这样一来也可以充分将园林建设价值体现出来,促进园林景观设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树种的结构
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和灌木、地被相结合的生态群落。落叶树与常绿树比例合理,充分考虑各季节效果,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地的外来树种,控制速生树与慢生树的比例,既兼顾近期效果,又能保证植物群落生命周期的持续发展,同时提高植物的造景水平,可大量应用观花、观叶植物。
(2)植物选择
树种的选择需满足生态要求和景观要求。以乡土树种为基调,多选择季相变化明显,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兼顾保健功能,适当引进外来树种。
(3)植物树种的搭配
绿化以乔木为主,乔木与花灌木、地被相结合。针叶树与阔叶树、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其中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多选择长寿性生长中速或慢速的树种,同时要引进外来树种。速生树或容易衰老的树种种植率不应超过5%,提高植物群落的可持续性发展。林缘20米范围及重要景观区域可考虑覆盖品种多样的地被植物,逐步形成自然地被,注重植物的自然形态及潜在生长时。树种规格也要考虑多样化,考虑异龄树种的搭配。此外植物景观设计应突出地带性植物群落特色,充分利用森林植物群落结构及临湘特色和植物干、花、叶、果等形态、色彩和芬芳,形成不同结构景观与四季景观,并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植物景观。
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江苏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方案的通知》为政策导向,培育正规化植物,包括银杏、黄山栾树、香樟、杜仲等,考虑植物的珍贵化、多样化、彩色化的设计策略,通过对珍贵树种进行色彩归类、重组营造“四季有景,色彩斑斓”的景观体验。
4、完善植物群落区域规划
根据公园功能分区以及林带的作用,划分区域形成不同植物群落功能。
(1)迎宾林:作为森林公园这个定义,在森林入口处沿路宜设置具有入口仪式感的乔木种植景观带,可采用树形挺拔姿态优美的银杏、水杉、香樟、广玉兰等。
(2)培育林:注重森林的可持续性经营,必须注重森林培育,保护现有苗木资源,培育优势树种,并向集约化培育方式发展,并可在培育上实行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
(3)特色林:结合景点规划主题,可设计观赏性强的特色观赏片林,如色叶林、湿地林、四季花林、观果林等。
(4)认养林:植物认养主要是给全社会开展科普教育,从而了解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关系,了解植物的药用、风水应用、象征寓意等等,同时生活在都市的人们也同样渴望拥有一片绿洲,设计认养林可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发展方式。
(5)防护林:通过对防护林的增设,可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可因地制宜,因需设防。
结语
植物规划是开展森林公园植物群落规划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确立整体性概念,坚持多样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此确保观赏性植物在公园设计中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任梦非.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理念对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建设的启示 .上海建设科技.?2007.04:? 22-24+26
[2] 赵天鹏、丁彦芬、陈舒博.郊野公园自然式植物景观营造分析.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07:? 108-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