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途径论述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6期   作者:白冰
[导读]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具备合理分配资源

         白冰
         上海绿地建设
         摘要: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具备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和技术水平等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工程的发展效果。而一些问题,使其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悖。所以如何真正发挥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作用、有效解决以下出现的问题成为本文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有效途径
         前言:建筑工程本身具有施工复杂、施工工期长的特点,而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内容展开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进度及工程造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效果。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能够优化现场管理人员的配置、建筑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最终达到节省施工现场资源成本、降低工程总成本投入的目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收益,为建筑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合理把握施工要点,重视施工工序之间的连续性,有效缩短工期,为工程减少很多成本投入量,并保证其能够达到施工目标。其次是加强对施工团队的监管力度,使其行为得到有效地约束,同时也需要对施工团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定时培训,不断提高其团队的综合素养,促进土建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最后是要加强对投资成本的管控,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实现对资金运转的动态监管,保证资金的合理运行,从而给工程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土建施工现场也需要贯穿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中,不断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所遵循的原则
         首先,经济原则指的是在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投入、增加收益,加大施工成本控制力度,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浪费,出现增加施工开支的情况,合理配置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资源,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化原则是指结合现代化生产的客观要求,提高工程施工作业的规范性,采用先进施工技术且优化施工流程,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管理。规范化原则指的是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标准,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各项行为的规范化发展。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问题
         3.1??施工人员队伍缺少专业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主要的执行主体是施工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影响,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在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为了降低成本投入,企业管理人员从人力成本方面节约开支,在引进专业人才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施工现场缺少专业型的高素质人才,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给施工现场管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
         3.2??施工进度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普遍的施工进度滞后问题。整体的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里,从开工阶段就必须开始着重工期管理,依据整体进度计划进行拆分,具体落实到月进度及周进度计划。一旦在施工进度上出现问题,将会对接下来的一系列施工计划环节造成严重的影响,施工进度跟不上预期的施工计划时间,很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无法如期完成的情况出现。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尤其应对施工进度问题加强管控,采取PDCA管理措施及时解决实际施工中的进度缓慢问题。
         3.3??施工项目现场技术管理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运行和发展的现阶段,项目现场的技术管理极易出现疏漏。

图纸的内部审查、图纸会审工作较为粗糙,无法提前发现相关图纸技术问题,待施工后再发现时很容易导致项目现场的返工及工期延误。项目现场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项目针对性较差,存在套用模式,且无法针对项目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案,更谈不上发挥技术管理优势,针对项目采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项目现场技术管理体系较为薄弱,存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情况。由此很容易导致施工工期延长、质量下降等问题出现,最终使整个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项目工期延后,降低了整体的建筑工程建设效益。
         3.4??机械和材料管理效率较差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中,应用到的材料和机械设备较多,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施工现场繁忙、场面混乱的情况下,针对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效率不高。例如,施工现场经常会发生施工材料摆放无序、车辆停放混乱等现象,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如材料管理和机械设备管理方案不完善,严重影响着施工现场的安全建设,引起施工材料被浪费、机械遭受意外损坏等,降低了整体建筑工程的综合经济收益。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
         4.1?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加强管控,能够大大提高工程造价投入的管理效果,保证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不受损失。在现场材料管理工作中,施工材料采购价格的管理和现场材料的有效利用,是两项重要的内容。相关管理人员要全面调查市场上的材料价格,在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品质保证的施工材料,提高材料配置的合理性,强化施工人员材料节约的意识。
         4.2?加强技术指导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涉及的程序繁多复杂,其中应用到的材料、用具等种类较多,但部分施工人员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人员情况,加强施工技术指导,针对其中的违规操作、施工技术不足等问题及时纠正和完善;强化施工方案技术的交底,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组织和开展有关先进技术的培训会议和学习活动,培养施工建设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4.3??强化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如机械故障、材料短缺、停水停电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在保证工期不被延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投入成本、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损失。针对现场施工人员、技术应用、资源配置、施工材料等各项内容加强监督,提高监督管理的效果,设置奖罚制度,遵照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提升,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4?优化施工进度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结合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管理,由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和施工进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实时关注施工单位对合同内容和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当出现不可抗力因素下工期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时,及时续签有关工程工期延长的补充协议,保护双方利益不受损害,增加和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满足进度计划的工期要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工程投入成本的管控,提高施工安全性,应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其中的不足,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通过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高施工规范性,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综合实力、保证企业整体效益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小光,陈亮,刘婷婷.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6):199+201.
         [2]彭柱.新形势下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现场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