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从宽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铜冠矿山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铜陵2440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点的概念,然后主要分析了电气操作前准备工作中、操作中、高压设备操作以及倒闸操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分析了产生风险点的原因并进一步给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气操作;危险点;控制措施
风险点的概念
风险点主要包括可能产生危害的环境因素、可能造成危害的机械设备因素以及违反安全作业规范的人为因素。最有效的危险点控制措施应该是预防第一、防治结合,即风险点的预防与风险点的控制,它要求相关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在电气操作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工作内容、方法、环境以及人员等诸多因素,预见性的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消除,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风险点的分析是开展风险点控制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安全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点的分析,能够使电气操作过程中的隐性风险明朗化、可视化,有助于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 操作前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1.1 停送电操作前未进行充分的检查与总结
(1)未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及重要部位登记管理制度,配电操作时未严格按照操作票步骤规范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供配电系统运行及维护人员作业前时,未规范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和使用安全工器具,未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挂接地线”等安全防范措施。
(3)检修期间停送电工作未安排专人负责,停送电操作前未经确认。
针对上述问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坚持“两票三制”和风险确认制。
1.2 检修完成后未进行充分的检查与总结
进行电气检修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总结,具体如下:
(1)制定规范:电气检修结束后,复核一、二次设备设备运行状态是否与初始状态一致,如存在不同,检修人员需要进行解释;
(2)履行工作交接制度,工作结束后,相应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现场的交接检查,重点核验开关、地刀、刀闸、地线、保险等设施的状态;
(3)电气操作前,务必进行系统图检查,核验一、二次设备的状态;
(4)针对具体操作内容以及设备检修后的检查方案,安排操作人员合理填写操作票然后交由相应负责人员进行审核,保证操作票填写正确。
1.3 监护人员或操作人员安排不当
(1)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摸清所有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心理素质以及身体条件等,以便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指派合适的人员,针对关键操作,需要亲自现场监督;
(2)企业人事部门在进行人员招聘时,需要注意技能的筛选。
2 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2.1 监护人员违规代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1)该情况是一种明显的违章作业行为,对于违章人员需要严肃处理;
(2)若存在原操作人员因身体因素等不能继续完成操作时,由管理人员指派其他具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
2.2 未严格执行唱票、核对设备、复诵等措施
(1)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违规行为,需要对违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现场负责人负连带责任;
(2)强化操作人员培训教育,强化操作人员对唱票、核对设备以及复诵的理解。
2.3 出现异常未查清原因仍进行操作
(1)电气操作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异常;
(2)强化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教育,熟悉出现异常情况后正确的处理办法;
(3)掌握电气设备的防误操作保护功能,避免误判。
2.4 操作人与监护人工作协调性不足
(1)电气操作时,监护人与操作人需要分工明确,同时二者的配合要协调,日常工作中要加强练习;
(2)特定情况下需要多人共同操作时,需要指定现场负责人,明确指令形式,使用通信设备远程指挥前检查设备的功能;
(3)操作人在工作中不可过度依赖监护人,明确岗位职责,恪尽职守;行走时,操作人在前,监护人在后负责核验设备位置并进行操作人的行为监督。
3 操作高压设备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3.1 操作人员发生摔伤、撞伤事故或被物体击伤
(1)操作时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2)操作环境光照环境要好;
(3)注意操作行走路线不得存在障碍物,若需要揭开盖板进行检修时需要在周围设置围挡与警示标识;
(4)登高作业进行绝缘测试和地线拆接时,必须系安全带,安全鞋防滑性能要好;
(5)为防止刀闸磁柱断裂造成危险,优先选择远方操作,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6)操作人在操作前需要预先选定操作位置,防止操作过程中零部件掉落造成人员伤害。
3.2 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伤人
(1)确保安全工器具的质量和功能,规范使用方法;
(2)进行地线拆接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接地线时需要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拆除地线时则先拆导体端;
(3)高压设备接地时,室内接地点4m范围内严禁靠近,室外接地点8m范围内不得靠近,处置人员进入时必须配备绝缘鞋、绝缘手套;
(4)操作人及工器具必须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5)测量设备绝缘前必须进行放电操作;测试线缆应选择绝缘导线,配备绝缘套。
4 倒闸操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4.1 带负荷拉合刀闸
(1)仔细核验设备编号与名称,防止走错位置;
(2)保证刀闸合分标识清楚,务必保证处于分闸状态时进行刀闸操作;
(3)无法进行刀闸操作时必须查清原因,重点检查开关位置以及接地刀闸开合状态,严禁擅自解除安全闭锁操作刀闸;
(4)送电时先接通设备保护电源与控制电源,然后按照母线侧刀闸→负荷侧刀闸→开关的顺序操作,停电时反向操作;
4.2 带地线合闸
(1)复核接地线的数量与安装位置;
(2)合闸前复查接地线是否全部移除,确认地刀是否拉开,所有检查项目均需要记录在操作票中;
(3)若多个电气连接单元其中某一处地线未移除但另一个需要送电时,需要保证两处电气连接部分已完全隔离,并记录在操作票中;
(4)贯彻落实操作票制度,充分发挥唱票、复诵作用。
4.3 带电挂(合)地线(地刀)
(1)挂(合)地线(地刀)导体位置若出现无电压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接地检查,实施三相接地;
(2)验电与接地等工作,均需要记录在操作票内;
(3)不便进行验电的封闭式电气设备需要制定防止带电误合地刀的方案;
(4)地刀传动杆和其他刀闸传动杆需要进行颜色区分,同时地刀把手需要加锁;
(5)无操作时电动地刀电源需要保持断开状态,控制电源按钮颜色要与其他按钮颜色不同,地刀按钮需标识清晰;
(6)若刀闸台架装有两把地刀,为避免出现地刀误操作情况的出现,地刀铭牌应安装在地刀传动杆上;
(7)安装防误操作装置,规范解锁钥匙的领用,严禁擅自解锁。
4.4 误(漏)拉合开关、刀闸
(1)规范操作票的记录与检查,保证操作票的正确性;
(2)严格执行监护人唱票、操作人复诵机制;
(3)操作命令需要通过双重称号进行下达,避免命令下达过程中因偶然因素造成误操作;
(4)保持设备铭牌信息清晰可见,铭牌位置便于观察。
4.5 因误操作造成人身事故
(1)严格按照操作票填写的操作顺序进行相关操作,严禁随意更改顺序,逐项完成,完成一项,勾选一项,避免出现漏项;
(2)防误操作锁钥匙需交由管理人员,使用解锁钥匙必须进行实名登记并执行审批手续;
(3)手动操作开关、刀闸以及进行接地线拆装时,必须配戴绝缘手套、绝缘鞋;操作人和监护人工作服必须为全棉材质;
(4)进行高压熔断器拆装操作时,需要佩戴绝缘手套和护目镜,使用绝缘夹钳进行操作,保证操作人与所处位置的绝缘。
5 结论
随着工业生产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企业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的要求,电气操作人员需要不断强化对风险点的了解并掌握风险点的防控措施,要定期开展供配电系统运维人员安全及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切实提高运维人员安全技能、操作技能及应急处理能力,尤其需要注意加强操作人与监护人的配合,充分落实唱票、复诵制度等,推行标准化作业,规范电气操作行为,全面深化电气操作的安全意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崧.刍议电气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和其防范[J].科技与创新,2016(11):136.
[2]王博轩.电气操作危险源与科学防控方法分析[J].科技传播,2015,7(2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