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4期   作者:黄英云
[导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动了各个行业的高速运转,也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黄英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怀集供电局   广东肇庆  5264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动了各个行业的高速运转,也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当前,为了满足社会生产、人们生活要求,必须保证输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输配电线路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由于具有结构复杂、覆盖范围广、跨区域长等特性,在实际运行中难免会产生故障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供电质量,还会增加输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从保证输配电线路安全性方面出发,提高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关注度,对现存故障问题采取安全对策,加强运营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电力服务,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关系着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而当该工作出现问题时,极易引发多种级联效应,甚至给人们带来人身财产损失。电力企业应该针对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配电线路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的发展和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都与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应该综合考虑社会、企业以及员工的特点建立健全自身的规章制度和制度体系。然而,现阶段很多供电企业还未认识到制度体系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欠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制度体系,甚至有的企业采用的制度体系严重脱离了企业实际情况,难以实行。虽然供电企业针对主网的规范化运行和维护已经创设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体系,但是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一般采用较为粗放的方式,缺乏规范化管理制度,尤其是0.4kV配电线路。此外,很多供电企业还出现了将主网运维管理的经验直接套用在配电线路中,但是由于主网和配电线路的差异,两者的运维管理制度和经验难以通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电线路也是存在差异的,同样不能采取统一的运维管理模式。其次是配电网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居民用电或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量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电力企业不断扩大配电系统规模并对原来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来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然而,对现阶段的配电网结构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漏洞,具体表现如下:首先,配电变压器存在不均匀设置的情况,极易导致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线路损坏率增加,且配电变压器的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其次,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会因为低压线路和高压线路使用同杆架设方式而提升,在检修维护时常常会发生多回路停电的现象,给人们和企业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
        2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改进措施
        2.1配电线路无人机巡检技术
        首先是杆塔本体巡检精细化。传统的人工巡检很难实现对配电线路细节问题的分析与质量把控,巡检局限性大。而无人机巡检让配电线路精细化运维落到实处。多旋羽翼无人机能在人工操控下完成杆塔各精细部位的高清拍照,基于高清图片分析有无细节缺陷。杆塔、绝缘子、架空导线、金具、接地装置等部位缺陷通过高清摄像一目了然。高清照片带来缺陷类型的精准判断与识别,以金具巡检为例,线夹断裂、裂纹、磨损、销钉脱落或严重锈蚀、发热;均压环、屏蔽环烧伤、螺栓松动、发热,防振锤跑位、脱落、严重锈蚀、阻尼线变形、烧伤,间隔棒松脱、变形或离位等缺陷细节判断更具参考性,当前应用无人机技术进行金具缺陷识别精准度达到了90%。精细化巡检能及时发现微小问题并做好信息记录,加强配电线路运行的危险预警。其次是故障识别精准无干扰。

传统的人工巡视故障识别往往基于主观判断,人力巡视时是使用在地面往上仰看的方式查找缺陷,瓷瓶、设备局部放电多见放电点位于设备中部、顶部的情况,单靠眼睛观察很难发现故障点,而要想采用人工巡视方式识别这类故障,需停电进行登杆检查,增加了人力、物力投入,且作业风险大,并伴有停电干扰。而无人机能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通过配置高清相机及时储存巡检照片,为工作人员判断配电线路运行状态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参考,能够及时发现设备顶部、中部的放电点,继而及早发现缺陷,让巡检人员提前做好停电安排和材料准备。其对配电线路杆塔运行故障可以做出快速且准确的判断,能及时识别悬挂的异物,及时判断是否有绝缘子破损自爆的故障情况。搭载红外仪的无人机能重点关注周围表面温度发热异常点,并引入光谱图像分析检查线路是否存在故障,搭载探测与成像仪的无人机则可以及时识别出杆塔和配电线路的相关运行故障。
        2.2合理确定线路路径
        (1)图上选线。在实施图上选线过程中,需要尽量获取更全面与有效的资料,让工作人员能对建设配电线路的环境与位置进行全方位的掌握,同时,根据地形图1/5000或1/10000的比例在图板上展示出实际收集所得资料,将线路的起始点标识出来,对于不同线路,则采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并连接起转折角的最短线路。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具体配电线路建设情况以及其建设难易程度,所需的设备、材料以及成本等内容进行有效考虑,从中选出2~3个具有良好技术性与经济性的方案,经过工作人员亲自勘探后将最佳设计线路确定下来。(2)野外选线。图上选线能够将前期资料与具体工程情况相结合,选择出最佳路径设计方案,不过,因为环境的变化所以有时候不能完整地表达出线路所处的地势与地址条件,所以致使实际方案与最终确定方案具有一定出入。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工作人员能够亲自到野外实施测量工作,将杆塔定位、运行安全以及施工成本等内容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各个交跨点与转角点的科学与合理。而且还需要重复多次测量与对比各个设计细节,选出最优线路方案确保配电线路路径的施工,将安全隐患的概率降到最低。
        2.3加强对电路超负荷故障的检修
        因用户使用的电流与供电线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匹配,造成供电线路中电流量过大,造成线路超负荷运行。输电线路负荷过大,不仅影响输电线路供电的稳定性,而且极易引起输电系统紊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这些不利情况的发生。在原电力输送线路的布置中,有关施工人员和工作人员应结合各种原因,选择合适的电力输送线路,并准确掌握和计算通过电流的大小,避免引起线路过载。
        2.4完善反事故措施
        在日常工作当中,技术人员要做好绝缘子的测试工作,经常清扫连接蜂栓,防止电流泄露。在雷雨季节,需要以防雷措施的利用为主,安装接地装置的电阻提高线路防雷效果。高温季节下,需要做好防暑操作,其需要检查导线的弧垂,在气温升高的情况下避免产生弧垂增大的现象。在严寒的季节时,则需要防寒防冻,调整导线的弧垂,防止电路断裂。部分鸟类可能会停留在电力配电架空线路上部,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则需要加强防鸟害操作,增加巡查次数。其还可以安装惊鸟设备,避免鸟类在线路上部停留。
        结语
        综上,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需要电力企业在运维管理制度的制定、日常检修的规范化、配电线路检修管理、配电线路信息采集、做好预防社会人员触电工作、对配电网结构进行合理规划以及新技术的利用等方面下手,给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参考文献
        [1]谢天亮.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32-233.
        [2]杨炎标.中低压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4):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