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丽
无锡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214100
摘要:目前电力市场化正面临一次深化改革,电力行业之间的系统竞争十分激烈。但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一些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低,其应用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过于简化,没有采取现代化技术进行改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不能起到有效地激励作用,企业自身也缺失强大核心竞争力。要想建设大数据平台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就要构建电力营销信息化安全系统、推进电力企业管理体制的更新、确保电力营销数据的准确性,让电力营销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字: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1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原则
1.1开放性原则
信息化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联系电力企业的资源规划问题,并且具备与其他开放性系统连接合作,如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建设[1]。
1.2灵活性原则
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其生产经营及业务处理的方式也有很大差距,因此信息化系统在进行设计时,必须满足电力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根据企业目前生产经营销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建设方案。
1.3先进性原则
在完善系统设计时必须应用目前企业需要的处理方案及软件功能,最大化实现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对不同工作职能实施模块化及分布式的构件设计,不同的工种可以具有不同专业接口,进一步加深信息化系统的拓展空间。
1.4安全性原则
在建设系统时必须保证系统内数据的安全,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提高系统安全性,如信息加密、数据备份、权限管理、自动化处理等功能。特别是用户权限的设置功能,一定要将系统用户的工作权限定义为具体功能,避免不法分子非法登录进行数据访问。并且通过负载平衡算法,确保在服务过程中系统的正常运行。
2电力营销系统现状分析
2.1用电市场需要不断开拓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严重,国家提出要建设环保性社会,电力属于可再生能源,环保性社会给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更多新能源出现,特别是天然气和太阳能。因此,供电企业必须要不断开拓用电市场,提升电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对能源消耗需求[2]。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对市场变化不够敏感,导致电力能源消耗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2.2电力营销系统风险评估不足
风险评估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重视的问题。但从现实经营情况来看,很多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风险评估方面重视不足,缺乏对营销系统建设、营销技术、电力设备等方面的风险意识。具体表现为一些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系统存在漏洞,这会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如果不法分子恶意入侵营销系统并篡改用户数据,就会导致数据信息不真实或不完整现象。另外,系统操作管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也为给营销系统带来风险,常见的有用户信息输入错误、操作不当等。
2.3系统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的营销人员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文化程度、业务能力和知识文化方面。
主要表现为文化程度偏低、年龄结构偏大、对新设备了解不足等方面,这就会抑制到电力营销信息化发展。另外,由于电力系统管理制度问题,导致同一岗位的营销人员待遇有所区别,这就会导致一些员工心理不平衡,容易出现消极工作或态度不认真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电力系统营销工作发展。
2.4电网建设不够完善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电网建设规模和分布还没有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主干电网性能弱、电网设备老化严重、偏远地区覆盖面积小等方面。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我国电网有电却无法及时输送的后果。虽然我国已经在电网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但电网系统还有很大改善空间,需要供电企业、国家、社会不断将其完善,这样才能建设出符合社会发展速度的优质电网[3]。
3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建设
3.1构建电力营销信息化安全系统
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自己的隐私信息的安全性越来越关心,对信息化安全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重视。电力企业在实施电力营销信息化的过程中,互联网中蕴藏着大量的客户信息,这些数据能够为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所以首先要提高电力营销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不故意泄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有效地保护客户的信息安全[4]。同时还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其次要加强防火墙的建设。加强对机房的管理,升级机房的基础设施,安装监控设备和密码锁,全面地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病毒、黑客以及不良用心之人。
3.2推进电力企业管理体制的更新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但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就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年轻化、高水平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精英团队,基于大数据信息的智能平台,以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为依据制定改革策略,全面构建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提高电力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益。其次要不断增强全面服务意识,要充分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保证供电的稳定性、降低用电的成本、减少停电的损失等,与消费者进行全面地沟通与交流,真正实现生产、营销、服务一体化。
3.3确保电力营销数据的准确性
在高度信息化的体系之中,要确保对消费者实行一对一准确服务,就得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一方面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他们对数据的分析、维护、采集、录入等环节的工作熟练程度,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全面的数据信息化体系;另一方面,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精细分工,责任到人,每一个用电客户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进行对接,确保客户实名制办理业务,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5]。
3.4实现信息有效共享
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要注重电力营销和电网运行的有机结合,加快实现多方信息共享的信息化建设。因为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在传输响应所需的时间不同,所以在设计信息共享路径时可以根据信息特点分类的原则进行信息分层,提高电力营销信息的归纳能力,达到以电力营销成本最小化换取营销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加快电力企业发展壮大的脚步[6]。
结语
经过我国长期的电力市场改革与发展,电力行业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对顾客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为了加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同时对传统电力营销系统进行开发创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全新的电力营销系统,以提高目前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及消费者对电力企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立宏.浅谈信息系统在电力营销体系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20(02):115-116.
[2]陈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1):243-244.
[3]郑颖.浅谈大数据环境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72-173.
[4]黄昌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111.
[5]柳卫刚.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14.
[6]王婷,孔繁春,信志强.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应用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