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枞阳县供电公司,安徽 铜陵 246700
摘要:如今,我国的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数据联系不够密切,并且地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但是,数据化背景下的电力营销电检查管理工作,能够合理的预测电力影响情况,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营销电检查管理工作的管理能力以及服务水平。通过不断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框架的构建、加强技术的创新性,能够给我国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带来经验以及典范。
关键词:电力营销;用电检查;信息化管理
1 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与信息技术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大数据平台有着迫切需求,在利用大数据为用户提供服务时,在服务水平和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与数据联系不紧密
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大数据对客户需求进行挖掘,从而为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为企业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电力企业对大数据信息的挖掘深度仍然不足,数据应用是停留于表面,因此大数据的作用和优势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由于电力营销与数据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信息化建设道路受阻,建设成果不够理想。
1.2 地域差异较大
在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没有构建统一的数据库与联网系统,导致地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区域的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存在遗漏,部分区域的信息则较为完善,部分区域用户的营销需求较高,而有些区域用户的营销需求则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各个区域间很难实现有效的沟通、竞争与合作,使地区间的交流受阻,阻碍营销信息化发展步伐。
1.3 与实际需求不符
由于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与大数据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用户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且信息的描述性差,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一些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此外,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建设全过程缺乏统一数据库,数据间的交流和联系无法保障,很难详细描述客户需求,导致营销质量降低,与当前市场和客户的新需求不相适应。
2 建设大数据平台的结构规划
2.1 科学结构给电力营销带来的优势
要想实现使电力营销步入信息化的愿景,就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用户信息,能够得到用户的心理预期、用电需求以及当地的用电潜能,因此,会给电力营销信息化工作带来一定的便利,在方便营销方开展销售工作的同时,也能够给所在地的用户赠送有价值的电力信息产品,通过充分利用用户爱屋及乌的心理,实现电力营销的效果,也就是实现电力信息化营销。在掌握以上知识的基础上,怎样来构建大数据平台整体框架呢?该项工作的开展应该借助以往的访问大数据系统、传统数据仓库、调度大数据系统、数据管理、网络层、操作系统、商业智能应用以及服务器等功能模块构成。
首先,通常情况下,大数据的处理模块以及储存模块都是在虚拟机、服务器或者是在操作系统上建立起来的,通过储存收集来的用户信息,并且了解用户如今的用电需求,将个性化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来实现对电力的信息化营销推广。其次,作为已经覆盖了世界的全球化的网络,互联网储存了大量用户的信息,是进行数据调查研究时储存数据的来源,能够给营销方研究用户的消费心理提供一定的资料支持。因此,数据的储存以及处理来源于网络层。之后,对搜集来的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层次的划分,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加速结果的生成。通过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有目的的对传统服务意识的缺陷加以改善。大数据的调度模块主要对大数据进行组织和调度,是实现对大数据分析的前提条件。最后,在大数据调度工作的上部,还存在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查询等,也就是企业所需要的智能应用层。通过运用以上功能,能够使用户对信息有所了解,并且帮助用户深度挖掘信息,以此来凸显出电力营销信息的特点。
2.2 大数据的应用平台
(1)预测用电的负荷。通常情况下,预测用电负荷是按照用电负荷的有关历史数据来完成的。但是,因每个地区都存在不同的气温差,并且每个行业也存在不同的负荷特性,这些都会对用电负荷的精确度产生影响。借助大数据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的用电负荷进行预测,同时,结合传统的方法一起使用,如此一来便能够有效提升用电负荷预测工作的准确性。(2)采集用电信息。借助大数据的平台,把电力营销中的外部数据或者是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之后预测设备故障以及停电等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分析的结果,做好对应的预防工作,以此来降低用电安全以及用电浪费方面的问题。(3)评估电费的回收风险。所谓的电费回收风险也就是用户缴纳电费的能力以及综合意愿等,如今主要借助定性以及定量来评估电费的回收风险。将客户的档案信息以及服务记录从大数据系统中提取出来,对用户的历史信用数据、偿债能力以及偿债意愿进行分析,之后才能客观、公正的评估用户的信用情况。
3 电力公司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对策
3.1 完善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系统
电力公司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打破各地市电力公司的业务壁垒,解决了各个电力分公司营销电检查业务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标准不统一,促进资源共享数据技术合作,实现营销业务的标准化管理,营销信息化系统应用水平差异大的问题,从上而下组建起标准、统一、集约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历经几年的发展时间,在电力公司领导正确管理卜,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按照“先试点、后推行”的实施路线,经过公司上下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实施人员的艰苦努力,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确保完成由前期准备到试点运行,再到应用推行三个阶段的艰巨任务,顺利实现了电力单位的建设推的任务,为加快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深化应用和实用化进程奠定了坚定基础。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以及完善,实现了营销信息高度共享,营销服务高效便捷,营销业务高度规范,营销全面决策分析的功能,促进了营销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推进了发展方式以及营销管理方式的根木性转变。
3.2 建立新的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电力公司应尽快整合公司资源,把现有的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模式逐步优化,建立以市场为向导、以信息技术为后盾以及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新型营销化管理模式。为电力公司的客户提供快捷、经济、安全、高效的服务,形成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联机分析营销客户的信息,对客户的价值和信誉度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对用电行业和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挖掘潜在客户的价值和市场潜力,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支持。
3.3 加强对电力营销化系统的安全管理
在我国电力公司进行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同时,电力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重点是网络安全制度管理的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除继续实施电力信息安全的示范工程外,从网络层、用户层、系统层、应用层、数据层等多层面进行,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把信息网络安全的管理重点纳入电力安全生产体系。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加大信息安全资金投入,建立网络安全事件预案,进行信息安全人才的培养,规范和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管理,针对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报告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严格实行。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电力营销用电检查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通过构建全面服务系统、开展智能营销服务等方式,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强.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模式与营销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41):113-113.
[2]丁晓凯,薛永生.信息化背景下浅谈用电检查在提高用电管理水平中的重要性[J].科学与信息化,2018(34):188-188.
[3]梁庆林.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