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丽
四川宏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 成都市 610000
摘要:本文将对电力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电力安全管理解决建议,以期能够为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电力安全管理成效、为居民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电力安全;安全管理;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电力安全管理作为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实际管理成效不仅会影响到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性,还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因此,分析电力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建议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力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
1.1人员因素
人员作为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内容,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安全管理的实际管理成效。结合当下实际情况来看,电力安全管理的人员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员安全意识和人员操作两方面。其中人员安全意识问题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在上岗前未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培养,对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和认识均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在实际电力安全管理过程中影响到管理效果;人员操作问题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安全管理操作时,未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制度进行操作管理,进而对电力安全管理成效造成影响。
1.2制度因素
完善且合理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电力安全管理效果得到最大化发挥的基本保障。反之,不够完善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将会直接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效果。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电力企业虽然设置有较为完善、合理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工作人员认同度不足,实际执行困难等情况,致使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挥出制度约束效果[1]。对此,电力企业不仅需要结合电力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强化电力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避免制度成为一纸空谈,才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效果。
1.3结构因素
结构因素是指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在组织结构中,不同岗位的员工所对应的工作职责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进行组织结构制定过程中,需要对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界定,并要求所有岗位人员能够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有效执行。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间的统筹协作效果,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结合电力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内部组织结构,界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确保电力安全管理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以及协作性,最终多方面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效果。
1.4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主要是指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力安全管理文化氛围,此文化氛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视作为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管理传统和习惯。不同电力企业由于电力安全管理的传统和习惯不同,所形成的电力安全管理文化氛围也不尽相同。优秀的电力安全管理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工作认知,进而对电力安全管理效果造成影响[2]。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构建和优化电力安全管理文化氛围,为电力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1.5监督因素
监督管理作为电力安全管理的最后环节,是防范电力安全施工的最后保障。所以为能够有效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效果,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并以此来加强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和审查,确保电力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充分发挥出监督管理最后保障作用。
2 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建议
2.1 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首先,电力企业管理层人员应重视其电力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方式,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来带动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为员工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提供榜样依据。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对现有的电力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并以此来完善员工培训内容,合理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所有电力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电力安全管理知识和管理意识的相关培训[3],确保工作人员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有着一个较为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再次,电力企业还要定期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来企业进行讲座,以此来拓展员工的内部学习渠道;最后,电力企业内部还需要定期召开内部经验交流大会,促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实现经验知识的交流学习同时,加深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氛围,为后续电力安全管理的通力协作打下基础。
2.2 增强操作水平
电力安全管理是一种对员工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不仅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充足的操作管理能力。然而定期培养和日常学习大多仅能够提升员工的理论基础能力,而操作管理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员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经验总结和摸索,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真正意义上转化为操作管理能力。为能够进一步加强经验总结能力,电力企业应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日常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诸多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记录,电力企业定期对该些记录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成为技术操作指导手册,为员工的后续学习和操作管理能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持。
2.3 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
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电力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并在制度中明确指出“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责任意识[4]。其次,电力企业需要结合电力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合理构建管理班组、科室等组织结构,并根据不同班组、科室的实际工作内容详细制定电力安全管理检查考核制度,指明电力安全管理标准,为工作人员的日常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参考制度和管理约束。最后,电力企业需要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界定,例如运检部分需要负责电力系统的安全技术管理、设施巡检、故障抢修等工作;调控部分需要做好电力系统的调配调度管理等。各岗位、各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对自身的工作责任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避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出现职能交叉或者职能界定不清晰等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效果的问题。
2.4 培养电力安全管理文化氛围
电力安全管理文化氛围的培养一方面需要电力企业提高员工的日常电力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将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并以此来发现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奖罚制度,并以电力安全管理检查考核制度为基础,对优秀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反之则给予适当的处罚,合理的奖罚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主观能动性,而且还能够逐步培养企业内部的电力安全管理文化氛围,进而实现对员工的潜移默化影响。
2.5 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一方面电力企业需要构建电力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小组,主要负责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巡回检查以及问题的发现和记录;另一方面电力企业需要根据检查小组所反馈的检查内容分析研究,确定各员工的实际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同时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解决,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
结语:综上所述,可能会对电力安全管理造成影响因素相对较多,该些影响因素需要电力企业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确定影响因素对电力安全管理所造成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不断规范电力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确保电力安全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施辉祥.新时期县级供电企业电力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8,000(003):281-282.
[2]李文庆.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班组创建是电力安全文化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J].班组天地,2020,No.45(02):31.
[3]王跃.基于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的电力安全管理策略[J].集成电路应用,2019,v.36;No.313(10):82-83.
[4]陈新安,季伟平,徐晨阳.新时期供电公司电力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东科技(综合),2019,000(009):1.
作者简介:董小丽(1987、10-),女,四川宏业电力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