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0
摘要:电能是当前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源物质,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电能的使用率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现阶段,为了保证城市用电的稳定性,电力企业积极地对电力使用和输送,进行着积极地改革和创新,以此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逐渐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同时,城市电网智能化也成了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电能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还可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城市电网智能化展开了相关分析,并且总结出了未来城市电网智能化发展中需要运用到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城市电网;智能化;技术
引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这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也随着提升,其中在电力系统方面,我国近年来主要推行电网智能化发展。通过对电力能源的研究发现,城市用电量较大、安全性较高和负荷密度较高等,所以现代电力发展必须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从而更好地让电力服务于城市。而在电能供应方面,电网是最为重要的设备,要想保证城市用电的需要,就必须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和稳定性,而在城市中建设智能化的电网系统,正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所以电力企业必须投入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提升电网系统地使用价值。
一、城市电网智能化发展的要求
(一)更高的供电可靠性
电能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获取的能源物质,为保证城市建设的用电需求,就必须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首先,城市智能供电系统要考虑到,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的因素,所以在必须提升电网故障智能处理的功能,从而在发生电力输送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其次,智能电网的建设还要加强分布式电源的投入,因为单一的电力供应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所以需要在主电网发生停电故障时,其他电力系统介入调控,从维护城市供电的可靠性。
(二)更优质的电能质量
智能电网系统中要求城市电网所供应的电能必须保证高质量,以此确保城市用电的正常需求。因此,在现代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电力单位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电能质量监测和补偿技术,以此实现对电力能源的实时管控和优化。
(三)更好的兼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电设备也逐渐向着用量大、质量高的方向发展,所以这就需要在建设智能电网时,提高电能的兼容性。运用科学技术在城市中,大量建设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设备,从而提升分布式电源的使用效率。例如,当下新能源汽车的投入使用,需要涉及充放电作业,而建设智能化电网为其提供了便利。
(四)更高的电网资产利用率
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城市电力系统处在实时监控的状态下,并且在对电网实施管理中,还融入了标准化设备评价与状态的检修,从而使供电设备的寿命得以延长。另外,智能电网的投入使用,还可以对城市用电量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此更加合理地控制电力供应量,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电网的瞬间压力,从而维护了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电网资产的利用率。
(五)更集成的可视化信息系统
智能化的城市电网系统,对整个城市的电力供应进行实时监控,并且还会收集各项电力使用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然后向电力管理者提供可视化的用电信息,从而提升了对电网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在可视化信息系统的加持下,电力企业还实现了对设备管理、检修管理和停电管理的一体化,以此进一步提升了电力供应的质量。
(六)多网合一的能源互联
城市职能的正常运转需要涉及多种能源的使用,而电力能源作为洁净的二次能源,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应该协调好与其他能源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能源传输和转换率。因此,城市智能化电网的建设,成功地将天然气、通信、交通和冷热等网络,整合为一个整体,以此提升了城市职能。
二、城市电网智能化中的关键技术
(一)更友好的新型配用电设备
城市电网智能化的发展中,新型的配用电设备是极为关键的。首先,为了满足城市供电的需求,电力系统建设需要融入更多的发电途径,例如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机、微燃机和小型风机等设备,而这些设备都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所以电力单位应该着重发展新型配用电技术,从而为城市供电提供更加丰富的电力能源。其次,对于众多新型配用电设备的接入,供电系统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科学地管理,才能确保电网的稳定性。因此,城市电网中要运用到大量的电力电子装置,从而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有效管控,所以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对新材料半导体技术的研发,以及提高对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力度,从而推动城市电网向着智能化和电力电子化发展。
(二)更高效和人性化的维护管理技术
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提高了电力能源的输送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而为了提升智能电网的管理质量,就需要电力企业采用更加高效和人性化的维护管理技术。首先,智能化电网投用中,涉及了大量的供电设备,所以管理工作量巨大,这就对人工管理而言造成了困难。此外,在对电网系统进行运维管理时,往往还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管理难度。因此,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需要在保证城市供电可靠性和质量的前提下,实施智能化计算机技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人工干预的因素,也就对电网系统实现了高效管理的目的。其次,在城市智能化电网管理中,应该秉持着人性化管理思想,进而降低电网管理的危险性和工作量,以此提高电网智能管理系统的效益。
(三)更广泛的信息技术支撑
当下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所以在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中,应该加大对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从而促使电网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此外,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加持下,使得数据的传输更加快速和精准,这就使得城市电网实时处在精细化可观测的状态下,同时也使电网系统产生的各种数据得到高效的收集、分析和处理。通俗地讲城市智能化电网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全方位的监控,以及实现了电网系统的精确制导。
结语:基于电力能源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城市智能化电网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对智能化电网建设的重视度。此外,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必须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从而确保城市智能化电网供电更具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另外,城市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不仅可以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还可以为我国经济提升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钊,安婷,尚宇炜.??国内外配电前沿技术动态及发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06)
[2] 薛禹胜,赖业宁.?大能源思维与大数据思维的融合(一)大数据与电力大数据[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6(01)
[3] 严太山,程浩忠,曾平良,马则良,张立波,田书欣.??能源互联网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 2016(01)
[4] 杜红卫,鲁文,赵浚婧,刘娅琳,嵇文路.?城市配电网源网荷互动优化调度技术研究与应用[J].?供用电. 2016(01)
[5] 孙鹏,李剑,张劲,薛武.??基于Markov过程的输变电设备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可靠性评估[J].高电压技术. 2015(12)
作者简介:刘伟(1968.1—),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莱州市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专业:供用电技术
研究方向:配电自动化、电力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