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安全生产管理创新模式实践与成效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4期   作者:王欢
[导读] 近年来,随着各行业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风电企业的发展也得到极大促进
        王欢
        内蒙古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010010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行业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风电企业的发展也得到极大促进,同时风电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风电项目具有施工周期短、人员流动性强以及施工工艺简单的特点,极容易受到人员、地形、天气、设备、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过程中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增加,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风险因素加强控制,使风电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成为目前风电企业发展中需要重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风电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风电安全生产管理;创新模式实践;成效
        引言
        风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风能的利用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提升,使得分布式风力发电成为一种大范围使用的全新发电方式。但是,由于分布式风电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间歇性及固有的风电机组特性,降低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有关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分布式风力发电安全稳定运行方法的研究,从而实现可再生资源及新发电技术的有效应用。
        1风电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难点及问题
        1.1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在风电项目建设中,不少承包商普遍存在着安全管理理念缺乏,安全知识宣传力度不足,并对自身监督、支持、保证三大体系的职责缺乏清晰的认知,相关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工作主动性缺乏,现场技术人员通常采取经验管理,对项目建设监管力度不足。另外承建单位在项目安全管理中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体系、管理要求以及监督检验考核机制,对待安全事故缺乏有力的惩罚措施,未对其及时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交流,导致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1.2安全标准化不足
        随着能源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快,清洁能源开发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国家能源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和主要任务。其中需要使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例提高,使能源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使环境保护力度增强。但目前由于风电市场竞争不断激烈,而相关行业规范仍未不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受到影响,不仅使施工质量下降,还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
        1.3施工现场风险较大
        在风电项目建设中,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由于施工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安全意识缺乏,同时相关现场管理人员也存在着素质不高、配备不足等情况,导致项目建设安全风险提高。另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高风险作业,由于对作业风险评估不足,危险识别不到位,甚至不少施工人员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导致施工现场风险大幅度提高,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加大。
        2分布式风电的基础内容及特点
        分布式风电是以风力发电机作为分布式电源,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分布式风力发电的功率一般集中在几千W至百MW之间,也有建议将其控制在30~50MW的范围内。分布式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型且发展空间广阔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模式。在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影响下,分布式风力发电以其自身的高效率、成本投入低、灵活便捷、建设周期短及环境破坏程度低等综合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网系统构建。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被大量消耗,为保证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开发利用。

分布式风力发电区别于传统煤炭发电方式,具有设计、建设周期短且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等特点。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因为不是每个区域的风量都能满足风力发电的要求,而且自然风的风向变化、风速等都是不可控的。基于此,有关人员应当合理选择风力发电的地理位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分布式风力发电的综合影响因素,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运维管理体系的构成
        3.1??标准化作业卡的制定
        针对风电机组的典型故障消缺、定检及巡检工作制定《风电场标准化作业卡》,规定工作过程中各项内容及注意事项。《风电场标准化作业卡》规范了风电机组工作现场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安全措施,明确了典型故障消缺、定检及巡检工作的操作流程及工艺要求。在风电机组设备类型的多样化、人员复杂化的背景下,为了使标准化作业卡更加完善,采用闭环反馈的制作方法。根据公司总体要求、部门专项工作及班组标准化工作管理要求进行标准化作业卡的初步制定,经班组及部门审核通过后纳入班组标准化管理体系。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要求总结经验、反馈意见,为下一年度公司总体工作提供参考,促进完善下一年度部门专项工作和班组标准化工作。
        3.2??风电场运行规程的制定
        基于风光储公司风电场风电机组多厂商多类型的特点,针对日常工作中的各种经验以及教训进行了总结提炼与提升,最终编制形成了《风电场现场运行规程》。此运行规程的编制建立健全了风电场运维管理的工作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公司风电场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水平。运行规程所涉及的风电机组的各项运维检修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基本含盖了风电机组的主要类型,对公司风电场的实际运行具有指导意义,能有效加强各类型风电机组的管理运维水平,提高风电场的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同时在风电行业也具有推广性与实用性。
        3.3风电场安全性评价和技术监督工作
        风电场风电机组类型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论是机组类型或是机组容量都存在较大差别。不同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存在不同的缺陷及故障。高效明确地对风电场进行安全性评估,对风电场的状态进行把控,需要有一套统一的风电场安全性评价体系。因此,公司编写了《风电场安全性评价规范》,安全性评价工作实行闭环动态管理,以5年为一个周期,按照“评价、分析、评估、整改、复评”的过程循环推进,即:发电企业按照安全性评价标准开展现场自查评和上级主管单位组织的专家查评,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评估和分类;按照评估结论对存在问题逐一制定措施,并落实整改。通过2~3年时间的整改后,由上级主管单位组织复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循环,同时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立高效、通畅、快速反应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开展“风机防雷通道检测”“风机机侧电能质量检测”等多项检测。对风电机组设备的健康水平及与安全、质量、经济、环保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性能、指标进行监测与控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解决,提高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最终保证风电设备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
        结语
        针对风电项目建设的战线长、施工周期短、实施环境恶劣、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为了确保风电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重要的保障手段和基础条件。因此需要对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加强重视,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对各级单位及全体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予以提升,调动其积极性,同时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难点和重点加强分析,结合施工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进行构建,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使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得以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鹏彬,吴亚南.浅谈风电项目建设安全管理[J].广西电业,2018,224(12):40-41.
        [2]王鹏彬,吴亚南.浅谈风电项目建设安全管理[J].广西电业,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