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4期   作者:李旭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李旭
        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 四川 攀枝花 61706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需求,应该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在电力系统变电运维中常常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将对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促进电力企业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智能变电站运维与管理效率提升,能够对变电设备故障信息进行及时获取和应用,并且能保障信息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智能化与数字化是变电站的发展方向,明确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问题,需要重点加强研究,提升变电站的服务效率。
        2 变电设备运维的涉及内容
        2.1 变压器维护
        变压器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来转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其是变电站的中心设备,复杂的结构使它的安全过程极为重要和复杂,必须要有专业的装置、仪器、仪表以及工艺才可进行变压器安装,变压器本身的结构特征决定了设备安全工作量与工序。变压器的结构精密,属于不可拆分的整体,在运维时要确保核心设备的结构特点,例如需检查高压线包有没有移位或破损问题,高压绝缘子有没有破损或擦碰,湿控装置齐全等,尤其是变压器的绝缘性非常重要,在日常维护中需做好绝缘检查。
        2.2 隔离开关维护
        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采用最多的电器之一,因为隔离开关并没有灭弧装置,加之开断能力不足,故在变电站的日常管理中一般将管理重心放在了断路器上,对隔离开关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变电运维与管理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动静触头接触问题,还需对接地刀的同期调整加以注意,并且为了避免出现卡涩问题给动静触头抹润滑油,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触头的清洁。由于灰尘非常容易沾到触头上导致接触不良,出现电弧等过热问题,因此需定期打磨和打扫。
        2.3 母线维护
        母线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汇聚和分配电能的作用,主要由铜、铝材料构成。这种部件不只可以调整和运输电力,还可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拓展性以及线路优化性等特性。在进行母线的日常检查时,维护人员需注意导线器具是否光滑,有没有出现异常的问题,同时要观察母线接头的安全情况是否破损,并对这个设备运行温度加以检测,如出现接头温度过高,就需及时维修和全面检测电力设备,此外还要检测和维修母线的绝缘体,在必要时需要定期对母线加以清理,同时检测所有的辅助设备,比如母线的开关与线槽,特别是线槽中的电流量与频率值,以此保证母线安全性能以及电力运输正常。
3 提升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对策
        3.1 完善运维管理制度
        在电网运维管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危害人身安全,为规避此类问题,电力企业应针对变电运维目标及问题进行分析,完善具体运维管理制度。

首先,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让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并针对现代管理制定具体制度,保证变电运维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发现、有效解决,让变电运维管理更具规范性;其次,电力企业应对运维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处理,提升制度条例具体性、规范性,让电力资源利用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3.2 规范变电设备报修流程
        在电力企业变电设备的报修流程中应考虑使用信息化系统,促使变电设备报修流程不断趋于规范化。在该信息化系统中,电力企业的每一台变电设备都存在对应的编号,这样就会有对应的身份标识,当有变电设备发生故障,科室人员就能利用故障设备的身份标识进行扫描,获取有关于故障报修的信息,并了解其操作流程。作为报修人员则只需按照对应的操作步骤,就可实现在规定流程下对于保修信息的处理,并且这对于之后维修工作的实施也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在实际报修中选择利用信息化系统处理,原因主要是维修人员端会给出维修提示,变电设备维修管理科室的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安排组织开展维修工作。传统模式下电力企业实行电话报修,由于缺少提示,维修人员很容易就忘记任务。通过引入信息化系统,变电设备的报修记录、故障情况等资料就会直接记录在计算机之中,维修管理人员也可利用有关记录资源定期落实备份工作,在一个变电设备上对应其身份标识,达到统计变电设备报修次数的目的,最终为做好变电设备维修价值、使用寿命的针对性分析用户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3.3 注重信息化的安全管理
        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规模较大,管理的数据也非常复杂,整体综合性较强,进行信息化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分析和整合数据,促进后期管理内容的准确实施。对变电运维信息化的安全管理通常都是通过服务器进行传输数据,变电站与各个供电单位进行网络连接,及时进行管理数据的传输,然后上级管理部门根据数据进行信息的不断更新,促进电力系统实行全面化、系统化的动态管理。
        3.4 管理过程优化
        1)在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为提升设备的检测工作效率,需要优化管理过程,使运行和维护能力显著提升。现阶段,应认识到智能变电站设备维护的现状,根据出现的问题,对维护方案进行选择,使变电站管理工作更加智能与高效。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对相关设备进行巡视和安全检查,及时改进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同时,重视技术升级,使用最新的网络监控技术,如无人机与智能传感器装置在电网设备故障监测中的应用,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能力。2)管理过程中,对智能变电站系统中牵引变电站、配电所、变电所等主要单元进行在线监测,通过云端智能监控平台和手机APP的结合应用,使变电站基础设备得到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问题,有效提升设备的运行维护能力。例如某变送电公司于2016年6月1日开始对500kV的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无人机巡视检测,并且在相关设备中安装了智能传感装置,对智能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由于光纤装置受到温度、湿度与空气介质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环节会出现一定损耗。以往维护和检测技术应用中,未能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影响实际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人对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对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改善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只有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重视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以及下级各部门的有效执行,才能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
[2] 张广一.关于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研究[J].科技风,2019(24):179.
[3] 钟慧玲,陈凡.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6):61+63.
[4] 金肖.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的有效措施[J].产业科技创新,2019,1(04):63-64.
[5] 唐如海,刘文娟,孙兴,张军,娄道国.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J].大众用电,2016(S2):87-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