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烈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 401147
摘要:自动化调试作为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质量的重要保障,应予以重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注重现场调试、保障对时精度、加强数据采集、规范作业流程等策略,以此提升调试质量。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
前言:我国自动化调试设备的出现比国外晚了近30年。电力系统变电站作为电网重要部分,其运行质量直接关联着我国电能供应水平,故而应加强自动化系统专业调试规范化建设,以此规避人力调试风险,最终实现我国电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电力系统实际需求。
一、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四点:
(1)设备兼容问题,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由于面对的调试对象存在差异,导致调试要求不一致,而采用的自动化调试设备无法适应所有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需求,由此出现设备兼容问题,不利于自动化调试内容的顺利落实。
(2)时间统一问题,电力系统中时钟显示的时间若不一致,将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调试工作带来阻力,甚至无法实现故障时间的准确判断,由此造成电力系统故障很难实现精准排除,最终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因此,应保证电力系统变电站具有统一的时钟时间。
(3)故障定位问题,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若无法进行精准定位,将增加故障排除难度,不利于准确找到故障原因,这就导致自动化调试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用于找寻故障点,由此降低调试效率。
(4)多方协调问题,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往往需要多方主体的协调配合。而现下自动化调试常出现配合度不高等问题。好比调度部门与变电站相互交流时,常因责任不明而出现推责现象,进而延长了故障处理时间。因此,应充分结合自动化调试的不足之处予以改进[1]。
二、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
(一)注重现场调试
针对电力系统变电站中的自动化系统进行专业调试时,还需要注重现场调试。一般而言,相关人员需对变电站中的相关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互感器等进行全面了解,之后在知晓自动化系统调试要求后,对其接线准确度以及控制柜进出线的接触严密性进行检查。同时,工作人员还可借助负载调试手段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力特性进行调整,必要时可开展工况测试工作,根据测试结果调整不当之处。若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自动化系统存在严重的出厂问题,可立即与厂商取得联系,在共同商讨下提出可行性调试方案。此外,为了保证自动化系统发挥出真正效用,还需在其出厂前对其进行信号模拟调试,以便在变电站中为电力输送工作提供重要保障。
(二)保障对时精度
电力系统变电站中的测控装置由于采用的解码方法为“十六进制”,这就导致自动化系统常出现对时故障。
比如将2010年错误解码成2016年,而在天数解码中将2月份的天数确定为29天,由此造成电力系统每两年都会出现一次天数偏差状况,而且在原有系统中引起不具备时间同步功能,导致50%的解码系统存在出错问题。这样一来,极易对自动化系统调试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此时,需确保电力系统拥有高精度对时装置,以此促进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通常而言,可应用BD和GPS卫星双授时同步时钟系统为标准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时间进行校正,以便在故障信息记录过程中不会发生时间偏差削弱故障排除效果。对此,应在脉冲同步对时基础上对自动化系统采集信息的时标进行校正,以此为自动化系统的调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数据采集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还需要针对故障数据进行精准采集,实现电力故障的追踪与存储,以便根据实际要求提取有用信息。此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还应当及时根据故障信息给予预警,准确记录每个时间断面数据,结合数据库中的信息针对时间断面予以检查,进而为相关人员提供细化处理的数据,便于及时找到故障点。一般而言,在自动化调试中还可依据采集数据进行分类操作,由此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比如在硬件设施出现故障或通信设备遭受损坏时,可利用数据闪烁、窗口推送的方式引起相关人员的注意,以致于立即在变电站进行故障预警,在维修人员的协助下可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终可在数据采集中促使自动化调试系统发挥出真正作用,降低电力系统故障率。另外,在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过程中还可对每个固定区域的数据加以采集,在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可对整个区域内的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加以评估,由此避免出现局部停电现象[2]。
(四)规范作业流程
随着计算机硬件能力提升,电力系统的软件应用增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相应提升,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设备也更复杂了。针对一个基建变电站,往往由于调试负责人员对调试内容不熟悉,以及设备到场和厂家到场时间的限制,对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的作业流程没做到完全对应,导致调试时间超出预期。我们可以通过规范作业流程,来达到对调试时间,调试质量的掌握。以现阶段应用最广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为例,调试流程如下:(1)一次设备到场安装后第一时间拿到设备正式的调度命名和编号,CT变比参数,安稳及自动控制装置的方式。(2)自动化系统厂家进行全站SCD制作,并由调试人员初步检查SCD,初步确认SCD后制作监控系统数据库和图。(3)一次设备与过程层设备二次接线时,同步进行全站二次设备上电,过程层组网,站控层组网,划分VLAN,导入各装置的CID配置及厂家私有配置。(4)站内分间隔类型按照《变电站设备监控信息规范》进行遥信、遥测、遥控的单间隔调试,同时进行保护功能校验,防止调试到后期装置模型更换导致调试返工,调试过程中对SCD进行调整形成最终版。(5)同时关注站间通道的联通情况,提交调度自动化和通信专业组网方式单申请,进行调度数据网设备的调试,确保变电站内三遥调试结束后能顺利进行变电站与调度主站协同联调。(6)站内三遥调试大致确认三遥信息后,制作监控转发信息表确保给每个间隔预留足够备用点位,由监控专责审核无误后,进行远动挑点入库。(7)保证站内三遥信息正确后,与主站联调三遥信息,最后进行一键顺控、远程浏览等高级功能调试。只有深度落实变电站电力自动化系统调试工作流程,才能缩短调试时间,提高调试质量,增加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杜绝系统故障。
结论: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作为电力系统高质量运行的根本要求,应适当增强自动化调试的效果。对此,应从现场调试、对时精度、数据采集、作业流程等方面着手,由此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调试水平,进而降低我国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率,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服务。
参考文献:
[1]钟一鸣.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风,2019(12):190.
[2]李瑞.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