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4期   作者:吴瑞平
[导读]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需求越来越高。在电力工程当中电缆质量
        吴瑞平
        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有限公司        350001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需求越来越高。在电力工程当中电缆质量、技术水平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保证电力工程稳定供电,需要发挥出配电电缆施工技术的作用,加强电力工程质量建设控制。因此,需要对电力工程当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技术;用电需求
        配电电缆施工技术是电力工程建设当中应用广泛的技术,对于整体电力工程功能的发挥具有直接影响、新时期电力工程建设更加注重配电电缆施工质量。并且配电电缆施工技术与其他配电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技术性特点,如果施工不到位,将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需要对电力工程当中配电电缆及时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1电力工程配电电缆设计
1.1总体设计方案
        配电电缆设计问题较多,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在施工阶段如果没有完善的设计方案将会导致施工混乱,出现较多的不合理状况。为了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开展全面的配电电缆总体设计。设计人员需要遵循总体性原则,根据施工要求和规定,依据线路完成设计,做好电力工程整体布局,不断地进行设计优化,在设计方案初步完成之后,要对涉及到的环节进行方案探讨,针对不合理情况进行修改,确保总体设计方案的规范性,为电力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1.2线路路径设计
        线路路径设计的时候要以施工实际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设计,对路径总长度进行初步确认,根据交通线路具体要求完成长度设计,确保整体线路路径的适用性。而对于线路周边环境,特别是对涉及到的地质、水文、设施等要全面的记录,根据规划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周围环境不受到破坏,方案规划完成之后,要选择弯曲最少的配电电缆规划方案。
1.3机电部分设计
        对电力工程所在区域进行调研分析,充分考量气候因素,做好计算方法的选择。年度计算值、内外电压值都是进行机电部分设计需要进行针对性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型号、规格的电缆多要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设计,使整个机电部分符合电力工程稳定运行要求。
2施工前准备
2.1电缆横截面
        根据电力工程施工实际情况能够发现,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保证配电电缆的安全性,做好价格的管控,使用的配电电缆要保证质量,根据横截面状况进行选择。横截面不大的情况下,造成的电缆、供电等需求会出现不一致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电压质量,严重的线路损耗会逐步加大,线路由于热度较大出现烧毁情况。当横截面较大的时候,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电缆横截面确认当中,以电网要求为依据,开展电荷预测,这样才能够保证电缆横截面符合施工技术和电力工程运行要求。
2.2电缆型号
            配电电缆施工中,必须确定电缆型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环节的施工。施工前,有关施工人员应根据施工过程中配电电缆的实际需求和设计方案,有效确定电缆型号和数量,从而有效地检测电缆的各种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配电电缆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性能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我国大多数电力工程应用的配电电缆主要是乙烯电缆,该电缆在电力工程应用过程中,有较好的输送运行能力,不仅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的利用用于更多的电缆施工。


2.3电缆敷设
        随着配电电缆施工技术的发展,配电电缆敷设技术的种类越来越多,各种电缆敷设方式和方法使得电缆敷设技术的合理选择成为影响电力工程配电电缆施工水平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电缆敷设前各方面的电缆敷设方案和电缆敷设方式的优化,在电缆敷设前对电缆的敷设方式进行了优化。对于外部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电缆施工受到影响。
3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
3.1敷设方式
直线敷设方式以电缆敷设为主。电缆敷设前,应仔细清理电缆沟,为电缆敷设提供相应的保证。另外,在敷设电缆前,要合理控制滚筒的位置,调整滚筒的距离,一般为3到5米之间。电缆沟内应合理放置滚轮。在滚筒的驱动下,电缆可以按照相应的顺序铺设。但是在电缆桥架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的盘形支架对电缆做好架设,架设的距离必须控制在5到10米之间,对于其他一些方式,这种方式投资资金不多,在施工过程中工艺相对简单,适宜适用于电缆施工。在电缆沟埋置时,有不同的直接敷设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电缆铠装层的应用,实际对于电缆的敷设,为了满足实际的保护要求,是需要采用铠装层和双向保护的金属支架,采用多种保护方式,保证了电缆的安全保护。另外,在电缆沟敷设过程中,需要在电缆沟的位置安装相应的滚轮,然后在电缆沟底部安装相应的电缆,最后对每根电缆的线名做相应的记录,以便于以后的管理。在一些特殊的施工环境下,配电电缆不能采用常规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因此架空电缆敷设技术应运而生。采用架空电缆敷设技术进行电缆敷设时,为保证输电要求,电缆截面范围应控制在35mm2左右,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缆的使用性能。对于电缆敷设的施工曲线半径,必须控制其波动范围,以保证电缆敷设效率。另外,对于同一通道内的电缆架设,需要保证传输约6根35kV电缆,以满足输电相关要求。
3.2电缆接头
        电缆接头是电缆工程中的关键施工内容。大多数电缆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电缆接头处理不当。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电缆接头进行规范的安装和处理,以保证电线电缆连接的顺畅。同时,接头的安装应严格按要求进行,确保接头的标准化。导线连接需要低电阻和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避免尖角。中低压电缆的导线连接通常用于压接。应注意的是,应选择具有适当导电性和机械强度的导体连接管。压力管内径与连接线芯外径的配合间隙应在1.2mm左右。压制前,在导体外表面和连接管表面涂上导电胶,用钢丝刷破坏氧化膜。用锉刀或砂纸将管道、导体上的尖角、粗糙边缘等连接起来。在电力工程安装中,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是输变电电缆线路中电力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分散电缆终端头外护层被切断处的电场,保护电缆不被击穿,具有内外绝缘和防水功能。在电缆线路中,60%以上的事故是由附件引起的,因此接头附件的质量,对整个输变电的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3外围保护处理
        在架设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做好周边防护工作。通常,对于外围保护,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为电缆内芯周围安装相应的保护罩,根据其保护罩可有效消除电缆的安全隐患。二是通过土回填部分直埋活土,以保证电缆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得到充分保证,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外部隐患。为了减少各种突发性安全事故,在配电电缆施工过程中,在电缆施工区域设置各种施工标志,如电缆起点、施工中等。使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都能看到施工标志,减少电缆施工的不当行为。对于施工标志的质量,要严格控制和防止施工标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腐蚀、模糊或损坏,影响电缆施工安全。
结论
        电力工程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基本用电需求,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配电电缆施工技术开展当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要根据严格规定进行电力工程施工,避免配电电缆施工出现问题。对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制定详细的方案,做好各个施工环节把控,增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性,充分发挥出配电电缆施工技术优势,为电力工程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琦.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 轻松学电脑, 2019,12(024):P.1-3.
[2]卢云龙. 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 大科技, 2020, 32(007):74.
[3]崔麟. 浅谈电力配电工程中电缆敷设技术的应用[J]. 内燃机与配件, 2018,14(003):210-211.
[4]杨长武. 试论电缆敷设技术在 10kV 电力配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16(036):25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