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析电力施工安全与电力检修问题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4期   作者:蔡黎
[导读] 电力工程作为支撑我国各行各业稳健发展的基础行业,
        蔡黎
        重庆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9
        摘要:电力工程作为支撑我国各行各业稳健发展的基础行业,其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电力工程在我国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的情况下,良好的电力工程管理更是决定着电力工程的质量的好坏,因此,发现电力工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提高供电效率的质量对电力工程进行改进改善是我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前进推力。
        关键词:电力施工;安全;电力检修;问题;措施
        1检修现场安全现状
        1.1检修体系不能与实际工作相适应
        就目前而言,很多电力单位的电气设备检修试验而言,流程不规范、相关制度不完善、检修时间短、检修过程过于仓促等的情况都普遍存在。很多电力单位仅仅通过相关的安全文明规定来约束日常的电气设备检修作业。由于检修体系和实际工作难以做到有效适应,使得很多电力单位的状态检修工作都难以得到全面落实,只有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才会紧急维修,难以在故障发生之前对相应的异常做到足够重视。这样的情况对于电力设备的检修质量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不利影响。
        1.2电力设备检修方面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在进行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过程中,电力单位的管理工作通常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设备的管理,其二是人员的管理。但是就当今的很多电力企业而言,都因为过度重视设备管理而忽视人员管理。所以,很多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在具体的工作中,误操作情况比较常见,这对于电力设备的检修质量提升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阻碍。
        1.3设备陈旧
        在电力设备的应用中,由于设备使用时间相对较长,性能和功能逐渐退化,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不能合理应用,导致其施工安全性相对较低,不能保证整体工况。一般来说,机械设备落后,无法合理维护,会直接影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注意力,工作效率会逐渐下降。如果工作质量不是很高,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则会导致电力建设和维护工作效果得不到提高,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将受到限制。
        2电力施工安全及检修工作管理
        2.1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全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的转变,只有从公司发展专业化需求、检修现场实际需求、作业人员能力培训需求等方面,认真总结细化培训内容,不断学习掌握系统原理、设备结构、工艺流程,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才能夯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2.2落实作业标准化
        作业标准化目的是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一个规范管理或作业程序,确保工作效率与效果一致。即使是对没有此项工作经验的人,也知道如何规范地做事,达到按同一标准做事,效果相同或相近结果。何时做、何地做、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做“5W1H”入脑入心,提升流程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控制闭环管理的思想意识,转变经验主义观念,做到一事一标准,检修作业才能标准化。
        2.3注重完善电力设备的状态判断标准
        在具体的电力设备检修过程中,要适应电网快速发展,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科学有效的状态判断,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判断标准。这样才可以让电力设备的状态判断具备足够的依据,以此来提升判断质量,保障检修效果。在具体的状态检修过程中,如果对所有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都设置了相应的标准,检修人员就可以通过实际情况和标准的对比来及时发现设备异常。这样可以让电力设备在发生故障之前得到及时维修,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原因而影响到正常供电,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2.4注重电力设备检修体系与实际的对应
        在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为保障检修质量,应对相应的体系加以完善,使其与当今的实际电力设备检修测试需求相对应。首先,应根据国家标准、行业规定、实际情况等相关规程规范来规范检修流程,并严格要求每一名检修人员做好流程控制,以此来保障检修质量。其次,应该对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并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对检修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以此来约束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检修质量。最后,应对整个的检修过程加以严格控制,避免仓促检查、敷衍了事的情况出现,以此来及时发现异常,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电力单位应注重每一名检修人员的任务和责任划分,并落实相应的责任机制,对于未及时发现电力设备故障的检修人员予以处罚,以此来端正其工作态度,提升其责任意识,降低电力设备故障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
        2.5定期开展网络系统和设备维护工作
        为保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要定期检查系统网络,合理控制其风险问题,关注各种风险因素,详细分析电力系统的用电情况和运行情况,分析风险因素和天气因素,拓宽用电渠道对电网系统进行联网检测,检查是否存在问题,并按要求进行相应的维护活动。此外,还需要科学调查分析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定期检查避雷器和一些绝缘瓷质设备,了解是否存在闪络分析或雷击等问题,以便定期检查用电频率,避免出现风险问题。
        2.6开关设备检修
        开关设备检修中,断路器的检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本身在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而在运行中,比较常见断路器故障有断路器拒动、误动,分合闸中间态、异常响动、起火、爆炸等。以最为常见的断路器拒动为例,其可能的原因包括合闸接触器线圈极性混乱、直流电压异常、二次接线错误等,物理层次的机械结构破坏、销子脱落等同样可能引发断路器拒动问题,需要电力工作人员的重视。另外,在开关设备检修中,还需要关注隔离开关的检修,其本身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载流接触面发热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隔离开关本身载流面积偏小,而活动接触面偏大,因为接触不良而产生发热问题。
        2.7变压器状态检修
        变压器状态检修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频率响应分析法、气体分析法和局部放电检查法。一般情况下,频率响应分析法会被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问题的检查,如果变压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绕组位移的情况,会导致其电容和电感的改变,影响变压器的运行效果,借助频率响应的方法,能够对变压器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因为设备故障类型的差异性,不同故障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气体,可以借助气体分析的方法,对变压器内气体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故障的具体类型,为故障处理提供参考依据。局部放电法同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声学、光学、化学以及电气测量等方式,如果发现局部放电现象过多,则表明变压器设备本身的绝缘系统发生了老化,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结论
        良好的电力设备检修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电力单位一定要注重电力设备的检修原则,及时发现具体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并针对实际问题积极采取合理的策略来加以应对。这样才可以全面提升电力设备的检修质量,避免故障的发生或发展,以此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龙飞跃.提高电力检修技术水平强化施工安全意识[J].通讯世界,2019(23):155-156.
        [2]陈胤谕.提高电力检修技术水平强化施工安全意识[J].科技展望,2019,26(04):124.
        [3]李玉超.论述电力检修施工安全及电力设施安全的防护[J].科技资讯,2019,13(36):107+109.
        [4]朱志斌,赵伟.浅谈电力设备检修及运行维护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186.
        [5] 陈李那.关于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1):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