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兰 徐能
普洱市中医医院 云南普洱 665000
摘 要目的:分析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中医针灸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我科实习3周以上的学生(纳入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学生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中医针灸教学,观察组学生则采取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开展中医针灸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中医针灸教学改革,显著提高中医针灸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并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PBL联合CBL教学模式;中医;针灸教学;应用效果
针灸教学是中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医针灸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较高,需要其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的进行实践操作,这就给中医针灸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传统的中医针灸教学以LBL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接纳的状态,从而导致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较低,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不高[2]。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中医针灸教学需求,需及时进行改革创新[3]。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中医针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中医针灸教学质量,提出了应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中医针灸教学进行改革,在培养学生临病临证思维能力 、提升诊疗技能方面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在我科实习3周以上的学生(纳入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加入实习医生的学历层次、专业方向资料对比)其中观察组:男:女26:34,年龄范围21-26岁,年龄中位数(22.12±1.03)岁;包括本科23例、大专37例。对照组:男:女23:37,年龄范围20-25岁,年龄中位数(21.78±1.16)岁;包括本科20例、大专40例。学生的组间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中医针灸教学,观察组学生则采取PBL联合CBL【6】教学模式开展中医针灸教学,两组学生均由我科室带教团队进行带教,带教团队共10人;年龄26-58岁,职称:正高2人、副高4人、中职2人,初级职称、工作满3年2人;学历:研究生2人,大学本科6人,大专1人(副高中1人)。PBL联合CBL带教方法如下:①制定教学方案:以教学大纲为依托,综合中医针灸的学科特征,学生的学历层次,由科室带教团队与临床带教教师共同制定中医针灸多维教学方案。②教学第1周、教学病例准备:介绍中医针灸的基本情况及特殊性,并进行中医针灸理论知识和基础针灸操作教学,主要由带教老师整理适合病例、梳理病例病种相关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学历层次、专业方向布置基础知识预习复习掌握内容。③教学第2周、情景问答:由带教团队及带教教师监督学生,完成基础的中医针灸操作,采取PBL“边问边带”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自行学习发现问题并探讨解答,成立学习小组,围绕中医针灸的临床应用,由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图书、网络等方式查询资料,并进行解答、思考和分析。④教学第3周、讨论总结延展:采取“边玩边考”的方式,由学生就中医针灸的临床应用、实际操作等方面提出问题,并总结相关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在其通过对实际病例的思考、分析,提问、讨论,再结合带教团队及带教老师的提问、讨论及知识延展,提升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4]。⑤教学结束后出科考核,PBL结合CBL模式,重点重塑、教学创新:将针灸专科实习必掌握基础知识及本科室教学方案中相应专业层次掌握知识及技能内容融入情景病例,对学生进行卷面知识及独立诊疗演练考核,其中穿插重要知识点提问重塑,延展知识问答,培养学生临病临证思维,提高诊疗技能。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为(),计数数据为(%),组间比较方法分别为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操考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
表1两组医学生的考试成绩比较 (分)
2.2两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下:
表2两组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法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 (%)
3讨论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开展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5]。本次研究中,通过将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针灸教学改革中,获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PBL联合CBL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中医针灸教学改革,显著提高中医针灸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培养学生临病临证思维能力同时提升临床诊疗技能,并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冷文杰, 武锋, 崔钰, et al. 美国国家针灸与东方医学资格审议委员会资格认证要求探析与思考[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02):164-168.
[2]翟春涛, 田岳凤, 乔云英. 基于中医学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各家针灸学说》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12(11):1601-1603.
[3]刘天华, 李海燕, 高蔚,等. 虚拟实验室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20,07(16):89-92.
[4]刘宏, 张小卿, 张志星. 情景教学法在针灸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 494(05):101-103.
[5]李莉, 王祖红, 易荣,等. 基于针灸临床特色优势多样化模块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 2020, 409(02):144-146.
[6]王震 CBL联合PBL和LBL教学模式在针灸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第17卷第10期·总第306期 2019年5月.下半月刊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