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乙肝患者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及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结果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祝荣坤
[导读] 探究乙肝患者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及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结果。
        祝荣坤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医院   河北邢台054001
        【摘要】目的:探究乙肝患者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及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结果。方法:挑选乙肝患者77例为探析组,再抽选同期健康人员77例为常规组,对其实施乙肝病毒HBV-DNA、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检测。结果:探析组乙肝病毒HBV-DNA阳性率71.43%,阴性率28.57%。探析组血清白蛋白均低于常规组,探析组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探析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指数均低于常规组,探析组淋巴细胞指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乙肝病毒HBV-DNA、血常规,生化检验过程简单,医疗费用低,检测速度快,适宜对乙肝患者开展,而且对确诊疾病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乙肝病毒HBV-DNA;乙肝患者 ;血常规;生化检验;检测结果
        乙肝属于临床慢性疾病,可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性生活传播,在我国有着较高的疾病发生率,特别是青壮年与儿童。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可发现:乙肝疾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而且趋向年轻化,由于个体差异性,从而导致乙肝疾病临床症状表现有所不同,若不尽早干预,可诱发肝硬化、慢性肝炎,甚至肝癌,尽早对疾病进行筛查,并开展正确、科学的治疗措施,可稳控疾病恶化,确保预后效果[1]。临床中,针对乙肝疾病诊断方案较多,比如血常规、生化检验等均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就针对乙肝患者实施乙肝病毒HBV-DNA、生化检验指标与血常规检查,观察临床检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10~2020-10乙肝患者77例为探析组,男性:女性=41例:女36例,平均年龄(40.35±2.43)岁;再抽选同期健康人员77例为常规组,男性:女性=42例:女35例,平均年龄(40.46±2.46)岁;在基线数据各个小组实施均衡性比对,无差异性(P>0.05)。 剔除标准:①存在出血性疾病者;②中途退出者;③恶性疾病;④听力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者;⑥存在传染性疾病。
1.2方法
        血常规检查:清晨,抽取静脉血2ml,选择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与相关配套试剂与质控物,根据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血液标本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与血小板指数。
        生化检查指标:清晨,抽取静脉血2ml,血清分离后,选择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仪与相关配套试剂与质控物,根据相关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血液标本中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指标。
        乙肝病毒HBV-DNA:应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技术以及相配套试剂,根据试剂说明判定操作与结果。
1.3 观察指标
        比对健康人员与乙肝患者的生化指标与血常规检测结果,统计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HBV-DNA指标状况。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5.00为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数据以(%)、(±s)形式表示,行χ2、t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 比对组间血常规指标状况
        探析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指数均低于常规组,探析组淋巴细胞指标高于常规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
        表1比较组间抢救成功率、疾病死亡率与致残率(±s)

2.2 比对组间生化指标状况
        探析组血清白蛋白低于常规组,探析组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指标高于常规组,互比,有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2
        表2比对组间生化指标状况(±s)

2.3 探析组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结果
        探析组乙肝病毒HBV-DNA阳性率71.43%(55/77),阴性率28.57%(22/77)。
3 讨论
        乙肝疾病受到饮食、生化作息不规律以及传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疾病发生率呈递增模式。疾病一旦形成,可导致机体出现一定程度食欲不振、肢体乏力等症状,严重还可诱发肝癌,这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以及工作状态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2]。所以,尽快对疾病进行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方案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预后。
        针对乙肝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查,有助于了解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与形态分布状态,从而判定病情严重程度。开展生化检验可对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与代谢障碍情况进行分析,而乙肝病毒HBV-DNA检查可了解病毒传染性与活动状况。所以,将以上三种检测方法应用于乙肝患者可对乙肝进行综合性分析与了解,有助于医师对疾病进行有效判定,从而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为:乙肝患者在生化检验指标与血常规指标与健康人员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说明血常规与生化检验指标对乙肝疾病有一定诊断价值,进而对乙肝患者实施HBV-DNA检查,可分析患者是否需开展抗病毒治疗,判定患者疾病是否处于平衡期等[3]。
        综上所述:将乙肝病毒HBV-DNA检查、血常规以及生化检验指标针对乙肝患者检验,有助于判定疾病严重程度,了解病毒活性,分析肝脏受损程度,临床检测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王军宝.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效果分析与研究[J].健康必读,2020,(15):76.
[2]李珂,胡大毛.乙型病毒性肝炎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及HBV-DNA检测结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98.
[3]于宏建,李玉泉,温丽华.慢性乙型肝炎生化及血常规指标评价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8):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