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控措施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徐红霞
[导读] 探讨风险防控措施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80例医院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
        徐红霞
        孝感区妇幼保健院,湖北孝感,432100
        【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防控措施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80例医院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风险防控组实施风险防控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护理满意度、医院感染率。结果:风险防控组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院患者实施风险防控措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风险防控措施;预防;医院感染;应用效果
        由于医院科室每天聚集着大量的患者和随行家属,患者的发病机制在确诊前并不清楚,而且由于医院科室有大量的流动人员,复杂的疾病等因素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等不良现象。因此,在当前工作中,如何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患病率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患者的安全管理。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无菌技术、监测、消毒、隔离、灭菌等,说明医院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面对更多的病人,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医院感染。因此,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确保医院服务质量[1]。本研究将我院80例医院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风险防控组实施风险防控措施,探析了医院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80例医院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其中风险防控组年龄21-75岁,平均(45.21±12.45)岁,男29:女11。常规组年龄21-74岁,平均(45.12±12.45)岁,男28:女12。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风险防控组实施风险防控措施。①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治疗室、更衣室和手术室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等预防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作为行为规范约束。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技术,强化护士无菌观念,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②针对广大护士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的情况,加强培训,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定期组织讲座,普及医院感染知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主要学习国家颁布和本地区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对应届毕业生、深造和实习生进行合格前的感染知识培训;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防范职业暴露风险,懂得职业暴露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动员护理人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使全体护理人员了解预防医院感染的重大意义、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把预防医院感染的计划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各项技术作业中。③注重宣传教育,做好病房健康宣传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士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介绍传染病的交叉感染和传播,让患者及其家属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④加强医院感染关键环节管控,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提高护士消毒隔离意识,避免交叉感染,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意识,加强各项监控,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监测本身就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加强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护士使用完所有一次性物品后,应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置;做好七步洗涤技术,注意手部卫生。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前、后要遵循手卫生标准,按要求洗手 [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医院感染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满意度和医院感染率卡方统计,掌握水平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
        护理前两组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均显著升高,而其中风险防控组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比较(x±s,分)

2.2护理满意度
        风险防控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风险防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5.00%,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0.00%。
2.3医院感染率
        风险防控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常规组(P<0.05)。风险防控组医院感染有1例,占2.5%,而常规组医院感染7例,占17.5%。
        
3讨论
        医院感染的危害不仅体现在患者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和患者痛苦的增加,而且可以降低医院床位周转率,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研究表明,医院感染引起的额外病死率可达4%~33%,其中HAP病死率最高。不同部位医院感染的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3-4]。
        导致医院感染的三个因素是易感人群、感染途径和传染源。这是就外源性感染而言,而对于内源性感染则有所不同,其传播过程主要包括易感生态环境、易位途径和传染源本身,需要从微生态学的角度进行描述。感染源:指宿主自然繁殖、生存和排泄的源微生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物传染源;2自身感染或携带者;3易感染源;4环境储存源。易感人群: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人和婴幼儿。2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3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4接受免疫抑制剂加放疗。5其他因素如营养和免疫力低下等。传播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媒介传播;2空气传播;3接触传播;4医源性传播;5食物和水传播。因此,需要发挥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主动性,增强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树立患者至上、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主动落实操作规程,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消毒隔离技术水平的掌握,使医院感染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5-6]。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风险防控组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常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医院患者实施风险防控措施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柳立娟.风险防控措施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6):167.
[2]李玲君,仲从兵,王克伟.超声科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1):237-239.
[3]陈芝香.风险防控措施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5):21-22+25.
[4]付强.基于COVID-19疫情应对的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实践思考[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08):1121-1124.
[5]赵芙兰.外科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2):142-144.
[6]洪霞,徐卉,林玲,何彩云,周江文.穴位埋线操作医院感染风险因素调查及干预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03):111-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