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描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何志铿,李腾,康萍,张键
[导读] 目的: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何志铿,李腾,康萍,张键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 医学影像科  广东省佛山市528000
        摘要:目的: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受88例肺小结节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G组(常规组),SY组(双源Flash CT低剂量组)。结果:CG组CTDIvol、DLP、ED的值均高于SY组,CG组与SY组间比较差距较大(P<0.05)。CG组图像质量A级较SY组少、B级与C级较SY组多,但CG组与SY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Y组高,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成功率较SY组穿刺成功率低,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次数较SY组多,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88例肺结节病灶患者,其中肿瘤72例,占81.82%,良性病变16例,占18.18%,见表6。
结论: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描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减少了辐射的剂量、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前言:肺癌早期时无特异性特征,一经发现后多数为中晚期肺癌,因此使得诊断率及治疗率较低,及时发现并趁早治疗对于肺癌患者的救治极为重要。肺癌早期一般表现为直径在20mm以下的非钙化肺结节,对于肺结节的检查X胸片的作用有限,常见采用CT进行扫描检查,CT引导的穿刺活检术是检测肺结节性质得一种较为重要的微创手术,多用于诊断肺部重大疾病中,但CT由于扫描次数较多,所产生的辐射增加,给机体带来威胁,影响病情的治疗,因此,对于CT辐射的预防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1-2]。有关调查表明,CT在检查中所产生的辐射会增加患者癌症病变的概率,经证实约100mSv的剂量与癌症的形成联系密切,据有关权威机构估算,五岁儿童受到100mSv的辐射时,会增加1.5%的癌症产生率,35岁以下女性,辐射每增加10mGy,乳腺癌发生概率增加14%,因此,怎样降低辐射剂量以最小的伤害取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目前是医学者们研究的重点[3-4]。同时,对于不能按要求屏气接受扫描的人群,如果扫描时间不足够短,会对病变定位产生干扰,特别是小结节,往往会造成穿刺不理想甚至失败。因此,在CT扫描满足引导穿刺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减低患者接受照射剂量,扩大适应人群,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探索。因此,本文研究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在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和分组
        收集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接受88例肺小结节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G组(常规组),SY组(双源Flash CT低剂量组),详细资料见表1,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表1CG组与SY组患者详细资料对比(X±S)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未明确肺小结节性质,需穿刺确认者;无重大精神疾病者;排除标准:患有重大心血管疾病者;对本次实验手术不耐受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选择适当体位,进行定位像扫描,根据术前CT资料评估穿刺水平,对结节所在层面进行定位扫描,层厚2mm,麻醉,留置针头,扫描,确定穿刺点及角度,术后,拔出穿刺针,扫描,明确有无并发症。患者取适当体位,扫描、消毒,麻醉,18G穿刺针穿刺至结节部位,取适量病理组织于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送病理检查。CG组与SY组CT详细资料见表2。
        表2 CG组与SY组CT基本参数

1.4观察指标
1.4.1 检测CG组与SY组CT的辐射剂量
        运用CT扫描剂量计算软件计算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总的有效剂量ED。
1.4.2 检测CG组与SY组图像质量
        将扫描所得图像对手术的影响分为三级。一级:病变区域及周围结构边缘锐利且无明显伪影,针尖位置、深度、角度及其与病灶关系清晰可见;二级:较A级相比病变区等边缘略模糊;三级:病变区等结构模糊不清,有阶梯状伪影,影响结节位置判断与进针;一至二级图像可穿刺活检。
1.4.3检测各组并发症的产生情况
        观察患者穿刺过程及术后1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4 检测CG组与SY组穿刺成功率
        观察穿刺次数计算穿刺成功率,穿刺数在3次以上仍未成功时放弃穿刺。
1.4.5检测各组肺结节性质
        观察并记录穿刺后肺结节病理学组织诊断结果。
1.5统计学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CG组与SY组穿刺成功率、辐射剂量等采用X2检验,不同组之间分析采用t检验,计算采用X±S,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 CG组与SY组CT辐射剂量的检测结果
        CG组CTDIvol、DLP、ED的值均高于SY组,CG组与SY组间比较差距较大(P<0.05),见表3、图1。
        表3 CG组与SY组CTDIvol、DLP、ED指标的对比(X±S)

图1各组CTDIvol、DLP、ED指标的对比
注:*:与CG组相比P<0.05
2.2 CG组与SY组图像质量检测结果
        CG组图像质量A级较SY组少、B级与C级较SY组多,但CG组与SY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见表4。
        表4 CG组与SY组图像质量的比较[n(%)]

2.3CG组与SY组并发症产生率测定结果
        CG组并发症发生率较SY组高,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较表5。
        表5 CG组与SY组并发症产生率比较

2.4 CG组与SY组穿刺成功率
        CG组穿刺成功率较SY组穿刺成功率低,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CG组穿刺次数较SY组多,组间比较差距较小(P>0.05),见表5。
        表5 各组间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次数的比较(X±S,[n(%)])

2.5各组肺结节性质测定结果
        88例肺结节病灶患者,其中肿瘤72例,占81.82%,良性病变16例,占18.18%,见表6。
表6 各组肺结节性质测定

3讨论
        CT扫描在肺结节穿刺活检术中较为常用,但由于扫描次数较多,使其对患者的辐射较大,危害机体健康,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二次伤害是目前医学者对肺结节穿刺活检术的探索目标。本文研究低剂量双源Flash CT在检测肺结节性质的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如下。
        管电流下降,可减少样机发射得电子数量,从而减少撞击阳极靶面的射线剂量;管电流下降幅度至一定程度稳定后对射线的穿透能力无影响。双源CT机架安装了角度为940的两套球管及探测系统,同时具有2×128层的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可大螺距采集,球管旋转一圈0.28s,时间分辨率高达75ms,在1秒内即可完成胸部扫描,双源CT大螺距成像时间进一步缩短,使得辐射剂量达到了更低的水平[5]。本研究的双源CT通过减小管电流、加大螺距的方式减少扫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SY组的图像质量较好、穿刺成功率更高,并发症的产生率较少。路媛[6]等人研究发现低剂量的双源CT在非小细胞癌中诊断率较高,且其辐射剂量较小,本文与上述医学者研究结果相似,因此本文认为SY组效果更好与低剂量双源CT有关,在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中,SY组双源CT肺部管电流由120mA 降至25mA,除低剂量组背景图像噪声略大外,两组图片质量均较好,差距不大。
        并发症产生的概率与患者肺部情况、病变的位置、患者的体质以及手术医师的职业熟练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术医师在活检手术前,应熟悉患者的基本资料,并仔细查看其CT扫描定位图像,选择最佳的进针路线,避开针道周围血管等结构,最大程度减少对机体的伤害[7]。术前,对于肺门附近的结节应增强扫描,了解肺结节与组织的结构关系,避免穿刺时引发二次伤害,并根据结节的特点、位置等对并发症得产生提前预见,大多数可自行好转,无需处理;有近百分之十五的患者有愈加严重的现象产生,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休息、观察一小时以上后可离开,未来四小时内患者需平卧。在蒋博民[8]等对肺小结CT引导穿刺活检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5.94%,在本文中SY组并发症的产生概率为4.23%,低于蒋博文等人的研究结果,这可能与降低CT的剂量有关,除此之外可能与患者的年龄、配合程度及耐受能力也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描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减少了辐射的剂量、增加了手术的成功率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徐菲, 王燕.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与展望[J]. 中华肿瘤杂志, 2020, 42(10):829-837.
[2]倪军, 郭子健, 张力. 单独与联合检测四项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内科杂志, 2016, 55(01):25-30.
[3]方良毅, 钟文昭, 黄敏敏,等.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指导作用[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 37(4): 619-622.
[4]谢锐文,  周建平,  袁焕初,等. 螺旋CT四维重建对早期肺小结节术前定位的价值[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5(05):568-571.
[5]张孟.双源CT低剂量扫描显示肺小结节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3):7-8.
[6]路媛, 鄂林宁, 吴山,等.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6(06):562-565.
[7]汪志海, 杨坤, 耿耿,等. 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肺小结节的应用及并发症情况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20,25(9):1333-1336.
[8]蒋博民, 陈为军, 白志超,等. 双针穿刺法在肺小结节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应用[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 27(06):558-560.



项目编号: 佛科【2017】125号
项目名称:双源Flash CT低剂量扫描引导下肺小结节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