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宏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1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药师干预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儿围术期的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5岁至7岁急性坏疽性的看胃炎患病儿童,依照的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分为干预组以及非干预组,干预组由抗感染药管理小组参与制订用药方案,非干预组未采取任何 措施。评价2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品种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儿围术期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在药物选择、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等方面较干预前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干预组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明显优于非干预组,但也存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疗程过长, 无指征频繁换药等现象。但不难看出临床药师对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儿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的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围术期的干预;抗菌药物;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应用分析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腹部外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率[1],但过度用药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和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费医疗资源,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导致急性坏疽型阑尾炎的主要原因多数是阑尾炎在严重梗阻以及脓液蓄积后导致的坏疽性病变,在短时间内可致阑尾坏死,感染继续发生扩散时可出现中毒症状以及腹膜部位刺激征[2]。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最佳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较容易发生伤口的感染症状,一定的有效的药物干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同时也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通过实际临床证明,药师对该类患病儿童采取系统性的药物干预化治疗,可使患病儿童获得较好的术后恢复。本研究药师干预对12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患病进行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探讨药师对于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患病儿童的围术期药物干预措施的实际治疗效果,以便为后期急性坏疽阑尾炎患病儿童的合理化用药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自2015年3月-8月在我院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5岁至7岁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患病儿童,其中男80例,女40例,平均6.15±0.15岁。
选入标准:⑴年龄在5岁至7岁之间;⑵所选患病儿童均为B超确诊的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患者;⑶无其它系统疾病。
本研究将实验对象一共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每组60例,均采取一致的治疗方法,两组患病儿童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该项研究均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且患者和家长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干预措施[4]
(1)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小组每月随机 抽取出院患者病历进行点评和分析。
(2)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查房、治疗,为临床医师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意见,同时根据实例系统介绍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PD/PK)特点,
防止抗菌药物滥用、细菌耐药及其后果,推动临床医师的知识更新。
(3)临床药师协助加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通过药师对围术期常规药物应用种类及联合应用情况进行干预治疗,对临床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化研究与分析。
(4)临床药师协助加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医院出台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5]
1.3统计数据的处理
采用SPSS19.0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利用秩和检验进行等级资料的数据分析。P<0.05时有统计学的差异。
2结果
2.1患者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两组病例,分为干预组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非干预组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6.15±0.15岁。体重、男女比例、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情况
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药师进行干预的结果如下表1
表1两组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患病儿童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种类情况比较 (n,%)
2.3两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
两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非限制、限制及特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见表2
表2两组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
3小结与讨论
阑尾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脆弱杆菌、肠球菌等, 约30%病例为混合性感染[6]。
3.1联合用药情况
两组患病儿童中一联、二联应用抗菌药物占绝大部分,但三联及以上用药,非干预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干预组。说明非干预组在三联及以上用药方面缺乏用药依据,未能按规定执行。
3.2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
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机是关键,适当给药可使 其杀灭污染组织的细菌或抑制其生长,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切口 感染的风险[7]。
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儿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降 低术后感染及并发症[8]。应用抗菌药物既是预防感染的方法也是治疗感染的措施。阑尾炎手术为感染性手术, 是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绝对指征。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 无并发症的阑尾炎患者多联应用抗 菌药物较普遍[9]。 无故换药的现象在所调查患儿中也普遍存在。药师干预组与非干预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显著,体现了临床药师深入临床、进行药学干预的价值。对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进行适当的干预在其他医院已经 取得良好的效果[10]。
本研究药师对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患病儿童采取的抗菌药物情况及种类进行分析,通过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药师对急性坏疽型阑尾炎患病儿童的抗菌药物情况及应用种类的干预,使临床用药合理化,规范了用药。由于临床药师缺乏经验,干预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临床药师需要学习和努力,以更多的方法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11]。
参考文献
[1]郭仁宣,苏东明.抗生素手册[M].第3版.沈阳:辽宁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2:247
[2]陈燕,郭琦.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J].健康前沿,2016,23(3):56.
[3]宣炜嘉.细节优质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不良情绪及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8):2483-2485.
[4]临床药师干预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对比分析[J].冷萍,宋金明,时萍,曹玉,隋忠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9)
[5]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J].杨旭,田震学,邹晓蕾,孙福生,王少华.中国药房.2010(46)
[6]黎沾良.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3 ,10(1):14-15.
[7]对我院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研究[J].曹洪富,诸明娜,钟皎,邵欢.中国药房.2011(26)
[8]277例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张少文.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21)
[9]药师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分析[J]. 龚燕波.?中国药业.?2012(04)
[10]红宁,李国誉,杨 钧,等. MTP干预模式对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0, 21(38):3 636
[11]赵 语,聂 绩 .师为提供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法 [J].中国 药房,2009,20( 9) : 1519 -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