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石晓莹
[导读] 分析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石晓莹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影像科   河南省开封市      475000
        【摘要】:目的:分析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2018年7月-2020年6月,开展良恶性骨肿瘤诊断研究工作,对本院接受的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患者37例,恶性患者32例,全部患者接受3.0T动态增强MRI、CT诊断,比较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3.70%、96.88%,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在恶性肿瘤检查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特异性、敏感度为100.00%、96.88%,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结论: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值得推荐。
【关键词】:骨肿瘤;良性;恶性;3.0T动态增强MRI;CT
        骨肿瘤临床较为常见,其中良性患者可根治且患者预后良好,而恶性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且预后质量不佳,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状况 [1-2]。针对骨肿瘤患者,不论良性还是恶性患者,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意义重大,因此临床重视探究有效的诊断方式,其中MRI和CT应用广泛,但具体选择尚无定论,本文进行了相关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7月-2020年6月,开展良恶性骨肿瘤诊断研究工作,对本院接受的良恶性骨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患者37例,恶性患者32例。良性肿瘤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4-68岁,平均(32.13±2.55)岁,其中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孤立性骨囊肿1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5-67岁,平均(32.94±3.41)岁,其中软骨肉瘤8例,骨肉瘤9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15例。
1.2 诊断方法
        3.0T动态增强MRI 使用我院3.0T全身核磁共振扫描仪,由德国西门子提供,使用体线圈,序列确定为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自旋回波序列(SE),确定使用其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设定扫描参数,其中T1WI参数如下:TR:350-400ms,TE:10-20ms,间距:1.5mm,层厚:6mm;T2WI参数如下:T2WI采取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R:3800-4000ms,TE:100-110ms,间距:1.5mm,层厚:6mm,FOV30~35CM,激励次数2次。对比剂使用Gd-DTPA,剂量控制为0.1mol/kg,采集增强设定为T1WI,于注射对比剂5min后实施;
        CT扫描 使用我院16排螺旋CT扫描仪,具体参数设置如下:电流:140-200mA,电压120kV,间距:5mm,层厚:3-5mm,并进行常规骨窗重建,配合常规软组织窗重建。
1.3 观察指标
        (1)评估比较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及联合诊断对良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性;(2)针对恶性骨肿瘤患者,评估比较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及联合诊断三种方式敏感度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4.0;计数资料: ,行 检验;统计学意义指标:P<0.05。
        
2 结果
2.1诊断准确性
        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良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3.70%、96.88%,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诊断方式准确性比较[n(%)]

注:#与3.0T动态增强MR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CT扫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特异性和敏感度
        在恶性肿瘤检查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特异性、敏感度为100.00%、96.88%,均高于3.0T动态增强MRI、CT扫描,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诊断方式准确性比较[n(%)]

注:&与3.0T动态增强MR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T扫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肿瘤临床较为常见,在骨骼或邻近组织中发生病变,且良性与恶性病变相似度较高,临床诊断难度大,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尤为关键,目前CT平扫和MRI诊断应用较多。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平扫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准确性较高,且对于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原因分析如下:螺旋CT平扫可以准确地显示患者骨质增生、破坏或硬化情况,联合MRI能够准确显示骨肿瘤的边缘,进而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同时增强MRI检测中,良性患者肿瘤边缘较为清晰,与周围组织存在可见界限,而恶性肿瘤患者边缘相对模糊,因此联合诊断在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为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在良恶性骨肿瘤诊断中,3.0T动态增强MRI联合CT扫描诊断准确性较高,同时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李锋, 程天明. 不同病理类型脊柱骨肿瘤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征象特点及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 16(4):142-146.
[2]于冬洋, 单奔, 柳勇,等. 3.0T磁共振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腮腺常见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