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博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讨论利用全面触发工具监测我院心理疾病住院患者出现用药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多项触发器对患者的病历进行全面监测,医师对患者出现药品不良事件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根据患者的病历与触发工具监测结果进行比对修正。结果:本次研究调查一共调查了500名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的,多项触发器监测结果中有15项触发器呈现了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总触发率为48.6%,其中211名患者都至少出现过一次药品不良事件。结论:对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见全面触发工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患者进行预防,可以为预防患者的用药风险提供预警,推荐在我院广泛进行运用。
关键词:全面触发工具监测;药品不良事件;触发器
由于心理卫生疾病的特点,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用药不良情况,这些药品不良事件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1]。患者出现药品不良事件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患者错误服药,还可能会涉及到药品质量问题和药品标准缺陷问题。为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本文就全面触发工具监测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讨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住院部的心理卫生疾病患者,总人数为500人,并随机抽取患者病历进行监测。为避免出现监测无效事件,从2019年开始每月抽取100例患者病历,根据触发工具使用说明,若监测出现无效事件则排除后再随机抽取100份患者病历,最终抽取数量为500份。
1.2方法
1.2.1病历审查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全面触发工具是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研发的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工具,总共涵盖了31条触发器[2]。具体内容见表1-1。
表1-1 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总次数全面触发工具监测
ADE全称为adverse drug event,意思是药物不良事件[3]。GTT全称为Global trigger tool,指的是全面触发工具[4]。根据美国发布的GTT白皮书使用说明,对所有患者的病历分析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步筛选,根据患者的药品不良事件记录情况审核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病程等相关资料。第二部分主要由临床医师对ADE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级判断[5]。
2.结果
通过对500份患者病历分析,31项触发器一共有12项触发器监测结果呈阳性,500名患者总共触发阳性次数为357次。考虑到同一种类型药物不良事件可能会多次触发触发器导致监测结果重复,所有除去患者重复触发次数后总次数为243次,总触发率为48.6%。其中引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事件最高的3个项目为使用通便药物、使用抗胆碱药物以及药物突然停止。
3.分析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患者突然停止使用药物、使用通便药物以及使用抗胆碱药物造成药物不良事件的频率较高,后续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三项原因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我院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的用药风险,在我院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昭燕,田方圆,占美,徐珽.全面触发工具对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检出率影响的系统评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20,29(08):538-543.
[2]徐家玥,胡巧织,徐珽.运用全面触发工具监测心理卫生疾病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J].中国药物警戒,2019,16(06):352-359.
[3]彭晓晔. 精神科医院用药风险调查及全面触发工具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9.
[4]胡巧织,徐家玥,董再全,徐珽.全面触发工具在心理卫生疾病患者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中的探索与运用[J].中国药师,2019,22(05):885-888.
[5]彭晓晔,李晓宇,周耀明.全面触发工具在精神卫生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8,42(02):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