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欣
(汉滨区第三人民医院 陕西 安康725000 )
摘要:目的:为了调查和研究在消化内科治疗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支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所有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消化内科治疗,具体的措施包括抗感染、抑制消化液分泌、对症处理等,将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过治疗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6.00%,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蛋白、白细胞、血蛋白酶以及APACHE-Ⅱ评分都要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前后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本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各项指标的水平,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临床效果分析;体征指标改善情况
急性胰腺炎是患者的胰腺组织出现出血、水肿、消化、坏死性炎症反应,主要的临床反应时恶心呕吐以及突发性的上腹性疼痛等,与此同时尿淀粉酶和血清淀粉酶也会随之上升[1]。每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存在差异的,对于病情较为轻的患者主要的表现是胰腺水肿,患者的预后较好,而那些严重的患者则会表现为胰腺坏死,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案是治疗这种病症常用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循环,减轻疼痛程度、减少胰素的分泌量,主要适用人群是手术不耐者。为了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院对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实施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案,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以下阐述[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支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所有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消化内科治疗。在选取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9.31±10.19)岁,所有患者都是都是经过临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疾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晓本次研究且签署了同意书,本次调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初步诊断,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对患者的病因和 疾病类型进行确认,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3]。经过诊断发现,所有患者都有腹痛的症状,此外,还要26例患者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最终确定轻度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8例,严重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2例。
1.2.1抑制消化液分泌治疗
对于胃酸过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其治疗措施是适当的抑制其消化液的分泌,主要的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向患者注射奥美拉唑、乌司他丁以及葡萄糖,根据患者身体回恢复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控制药剂注射的剂量、次数和周期。此项治疗完成的标准:患者的腹痛消失,各项体征指标恢复正常[4]。
1.2.2抗感染治疗
根据患者临床诊断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对患者进行阶梯式的抗生素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前,要检查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情况,并按照医生的吩咐,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氟喹诺酮、甲硝唑等传统的抗生素治疗。
1.2.3针对性的营养治疗和胆道疾病处理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肠外营养支持,对于贫血的患者要及时的补充白蛋白,同时也要让患者保持合理膳食,及时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若患者出现合并胆道梗阻或胆总管结石,及时的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5]。
1.3观察指标
将参与调查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显效: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没有明显改善,甚至出现了加重的趋势。
1.4统计学处理
将患者相关资料和调查研究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使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使用(x±s)表示,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消化内科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其中: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6.00%,患者治疗后的体征指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的体征指标,且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消化内科治疗前后50例患者的相关指标的情况对比(x±s)
3、讨论
急性胰腺炎病症发病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死亡率高,而急性胰腺炎根据发病过程可将其分为感染期、全身感染期以及急性反应期[6]。如果患者处于急性反应期,则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在早期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实施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腹痛的患者,在患者禁食后对患者胃道实施减压,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使得患者的胰酶分泌保持平衡,改善患者的肠胃功能。同时也可以给予患者流食,让患者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膳食有助于患者胃肠粘膜功能的恢复,也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防止患者感染。
综上所述,对本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一段时间治疗后,都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消化内科治疗方式,提高患者各项指标的水平,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素英.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8):72.
[2]邱德祥.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11):103-104.
[3]谢黎,邓晓虹.消化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8):347-348.
[4]傅希瑞.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40):65.
[5]刘卫.急性胰腺炎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8-19.
[6]张宁,李文娟.急性胰腺炎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