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黄龙1 辛帅2
[导读]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
        黄龙1 辛帅2
        1-2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56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各28例。基础组术后镇痛泵镇痛,干预组术后镇痛泵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结果:干预组镇痛泵按压次数(3.1±1.1)次及曲马多用量(112.3±21.1)mg均少于基础组的(7.2±1.6)次、(252.4±32.6)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超声神经刺激器;股神经阻滞麻醉
        术后镇痛为临床麻醉重要的干预环节,镇痛泵为术后患者常用镇痛方式,通过持续泵入镇痛药物达到术后镇痛目的。超声股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为临床中新型麻醉镇痛方式,对下肢手术患者术后有良好镇痛效果。本文选取56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术后镇痛泵镇痛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的应用效果。为探究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对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3月本院56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有髋关节置换术指征,均有全身麻醉指征、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指征;②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此次镇痛方式、研究方法,获得患者和家属同意。排除标准:①长期服用镇痛药物、吸毒、酗酒患者;②心脑血管意外,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③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患者;④合并有脓毒血症、全身严重感染、穿刺部位感染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各2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本院同一医疗小组、麻醉医师实施手术和麻醉,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基础组术后镇痛泵镇痛,于患者术毕前30min实施,给予300ml0.2%罗哌卡因注射液,调节负荷剂量为5ml,持续泵入速度为5ml/h,按压单次剂量为5ml,锁定时间设置为45min,术毕待患者清醒后向患者详细讲解镇痛泵用法,指导患者在疼痛时候自行按压。干预组术后镇痛泵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全身麻醉后患者仰卧位,患侧肢体外展约30°,麻醉医师在超声引导下确定股动脉、股神经位置,取患者腹股沟韧带下方约2cm位置,避开股动脉进行穿刺,穿刺进入后将穿刺针连接神经刺激器,调节刺激电流为1mA,穿刺针转向头端约40°方向,平行于患者股动脉进针约3~4cm,超声引导下调节穿刺针进针角度和深度,观察到股四头肌有明显收缩和髌骨跳动后,调节刺激电流为0.3mA,此时仍可见股四头肌收缩,给予1%罗哌卡因10ml混合2%利多卡因10ml注入,超声下观察到麻醉药物浸润并包裹股神经,且股神经刺激阳性反应消失。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如患者疼痛难忍,临时给予肌内注射曲马多注射液100mg,使用最大剂量为400mg/d。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术后疼痛情况:术后12、24、7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情况,在10cm刻度尺上标注0~10分,10分为剧烈疼痛,0分为无疼痛,由患者主观评定。②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干预组患者术后12、24、72h疼痛评分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72h
基础组    28    3.5±0.9    4.2±1.1    3.7±0.7
干预组    28    2.6±0.5a    3.2±0.6a    2.8±0.4a
t        4.625    4.223    5.907
P        0.000    0.000    0.000
2.2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比较
        干预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曲马多用量比较

3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中常见手术类型之一,为股骨骨折、股骨坏死患者首选手术方式。股骨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与骨质疏松、活动障碍导致意外损伤有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病率显著升高,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开展越来越广泛。手术为创伤性治疗方法,手术过程中对患者正常组织、神经损伤较为严重,疼痛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功能,增加患者痛苦,且会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疼痛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与手术引起神经、组织创伤等有关。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至关重要,可促进血液循环、髋关节功能恢复,但多数患者受到疼痛影响,术后功能锻炼实施较为局限。减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为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关键。术后镇痛为临床麻醉重要环节,常规术后镇痛多采用镇痛泵,持续、小剂量泵入镇痛药物,以达到持续镇痛的治疗效果,对术后急性疼痛期间有良好缓解作用。但临床研究指出,镇痛泵持续镇痛药物泵入,在镇痛后期可出现药物耐受、镇痛效果不明显等。
        随着局部神经阻滞在麻醉中应用,局部神经麻醉阻滞具有针对性、麻醉药物用量更小、麻醉安全性更高等特点。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为下肢镇痛常用局部神经阻滞方式,在下肢手术及术后镇痛中应用广泛。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12、24、72h疼痛评分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用量均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手术创伤、手术应激及术后水肿等原因,主要刺激股神经而引起疼痛,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重点对股神经进行麻醉阻滞,进而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学者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同样实施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
参考文献
[1]孙红莉,唐璟,张双银,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的对比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6):437-442.
[2]张瑜,王建林.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
167-169.
[3]邓喜喜.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镇痛治疗对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7):1644-1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