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黄酊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刘甲
[导读] 观察外用马黄酊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探讨马黄酊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作用机理。
        刘甲
        (临沂市中心医院,山东省临沂市276400)

        【摘要】目的 观察外用马黄酊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疗效,探讨马黄酊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选取我科2019年血管外科入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采用马黄酊外用治疗配合传统活血化瘀之中药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活血化瘀之中药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马黄酊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马黄酊  血栓性浅静脉炎  疗效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发生于肢体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肢体浅静脉呈条索状突起、色赤、型如蚯蚓、硬而疼痛为特征,多发于青壮年,以四肢多见。属于中医“赤脉”、“青蛇毒”、“恶脉”、“黄鳅痈”等范畴[1]其由湿热之邪外侵,或寒邪凝滞,郁久化热以致气血瘀滞,脉络阻塞不通所致。湿热与瘀血是主要致病因素,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大法。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为我院2018年~2019年住院的血栓浅静脉炎患者70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4~73岁,平均45.9岁,部位均为下肢。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
        据《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2]浅静脉炎诊断标准: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在下肢,多见沿静脉走行红、肿、热、痛,红肿渐消时,颜色变为褐色,其下可触及条索。
1.2.2中医辩证标准
        依据《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2]中青蛇毒的证候分类标准。脉络湿热证:沿浅静脉走行或静脉曲张团突然出现疼痛、色红、肿胀、灼热,可摸到硬结节或索条状物,以下肢多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发热症状,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或濡数。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采用山东省中医院医院制剂马黄酊(中药黄连、马钱子等配制)。以无菌纱布浸透药液后,拧挤至不滴水为度,覆盖在患处,若纱布干燥后,可直接将药液滴在纱布上。
2.1.2 对照组
        选用碘伏,具体操作同对照组
2.2 观察方法
        两周后观察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主要症状与体征包括疼痛、硬结肿胀和皮色变化,按轻、中、重度3级计分,每级计1分,计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①疼痛:轻度为偶有疼痛,按压局部时有痛感,但能耐受,不用止痛剂;中度为经常疼痛,按压局部时痛感明显,偶尔服用一般止痛剂;重度为疼痛感明显,按压局部时痛感较剧烈甚至拒按,经常服用止痛剂。②硬结肿胀:轻度为外观无明显硬结,但触摸时有条索状硬物感;中度为可见局部有条索状结节,触摸时硬结较硬,轻度高于皮肤;重度为局部有条索状硬结,或结节成团,明显高于皮肤或局部有索状硬结萎缩凹陷。③局部皮色变化:轻度为局部皮色浅红或轻度色素沉着;中度为局部皮色发红或明显色素沉着;重度为局部皮色紫黑或局部有瘀血。


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3]有关标准。痊愈:局部红肿热痛及硬索状物完全消失,组织恢复正常,体温及白细胞恢复常;显效:肿痛消失,索状物尚未完全吸收;有效:肿痛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索条状物存在;无效:以上症状、体征无改变,或反复发作。
2.4 统计学方法
        指标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6    8(30.77)    13(50.00)    3(11.54)    2(7.69)    92.3*
对照组    26    4(15.38)    6(23.08)    9(34.62)    7(26.92)    73.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属祖国医学“恶脉”、“青蛇毒”、“黄鳅痈”范畴,《医宗金鉴》记载:“此证生在小腿肚里侧,疼痛硬肿,长有数寸,形如泥鳅,其色微红,由肝、脾二经湿热凝结而成。”其病因病机为湿热之邪外侵致使血淤气滞、脉络阻塞不通。初期多由湿热为患,晚期多有淤血阻滞而成,故治疗应分型论治,不能妄为一证,致病情缠绵难愈。另发病部位与治疗方法有密切关系,发于四肢者以活血利湿治疗为主,发于胸腹者以疏肝理气治疗为主,部位不同,治疗各异。如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应予溶栓治疗,如为游走性浅静脉炎者应详细检查,以排除内脏疾病、胶原性疾病等。治疗过程中,患者宜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及云南长籽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主要成分为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等,内服具有大毒。[4]马钱子碱能完全抑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的生长。外用具有通络之痛、散结消肿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和痈疽肿痛等疾病。黄连,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小檗碱,其次为黄连碱、药根碱等。黄连主要作用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痈肿疔疮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5]用乙醇浸泡上述药物,可增加两味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同时乙醇可增强药物对皮肤的渗透作用。诸药合用,清热燥湿、散结消肿,共奏消炎镇痛、透脓祛腐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马黄酊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李曰庆 何清湖等.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19—201.
[2]陈淑长等.实用中医周围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8.
[3]陈柏楠 侯玉芬 周涛等.周围血管疾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26—427.
[4]黄茜茹,曹冬.马钱子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62-65.
[5]余园媛,王伯初,彭亮等.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2):107-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