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吴艳
[导读] 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开展循证护理价值作用。
        吴艳                
        红安县中医医院        湖北红安         438400
        【摘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开展循证护理价值作用。方法:择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时间选取阶段为2017年8月-2020年8月,根据干预方式不同为同等人数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开展循证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将2组患者临床情况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偏高,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开展循证护理护后可显著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抑制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循证护理;生活质量;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属于高危疾病,极易造成患者致残或者是死亡,随着国内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该疾病新发病率也随之上升[1]。该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坏死,严重威胁到患者个人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所以开展早期有效治疗十分重要,同时还需添加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2]。本研究择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开展循证护理价值作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时间选取阶段为2017年8月-2020年8月,根据干预方式不同为同等人数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开展循证护理,后者实施常规护理,对2组各项基线资料对比,(p>0.05),见表1。
表1        基线资料

1.2方法
        对照组:简单为患者介绍治疗、病理与病因有关知识,随后实施基础心理安抚,告知患者保持足够休整。
        观察组:(1)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以及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随后根据科室综合护理经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学习并收集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有关的证据和资料,通过筛选以及评价等方式创建有效的护理计划。(2)创建专门的循证护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对患者的家庭背景、病史以及基线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判定患者心理情况、性格特点以及实际需求,随后为其创建个性化循证护理计划。(3)增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治疗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监测力度,予以有效估计措施。当患者出现心梗后的第一天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因此需要全天对其心电图加以监测,同时做好相应应对措施,抑制病情恶化;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彻底消除患者内心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严格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用药治疗,通常出现心肌梗死患者于每日5:00-12:00左右会出现心律失常。因此需在清晨5:00前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同时查看患者心理情况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及时进行处理;根据患者康复情况以及病情状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若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过程中出现不适反应,及时停止,控制每日的运动量,劳逸结合,循序渐进;针对疼痛程度较轻患者了通过看视频、聊天或者下棋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而疼痛程度较为强烈者按照医嘱要求予以止痛药物。(4)在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探讨,随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解决,相互分享成功经验,提升医护之间协作力,增强疗效。
1.3观察指标
        (1)对2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采用SF-36(生活评定量表)实施评分,共8项,每项评分为100分,分值越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反之越好。主要包括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和活动能力。
        (2)对2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包括:尿潴留、血管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心律失常。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来表示,采用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偏高,(p<0.05)。
表2        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n,)

2.2 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表3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p<0.05)。
表3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在老年群体患者中最常见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且据调查发现,该疾病已经逐渐趋向于年轻群体,导致该疾病发生相关因素较多,分别为寒冷刺激、便秘、过劳、吸烟酗酒、情绪激动或者是暴饮暴食所致,患者常出现心绞痛、休克、心律失常或者是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个人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予以早期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升临床疗效[3]。
        循证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严格按照科学依据,其护理价值得到临床一致认可。该护理模式所涉及知识范围十分广阔,分别为营养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所以对于护理人员而言在各方面要求均显著偏高,作为循证护理的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增强自我综合素质,明确该护理模式价值所在,建立良好职业态度,提升整体护理质量[4]。通过开展该护理模式,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掌握患者实施心理情况,创建良好护患关系。通过看视频、聊天或者是下棋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稳定患者情绪,消除不良情绪。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5]。本研究结果指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显著偏高,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p<0.05)。
        总而言之,针对临床接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老年患者,通过开展循证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个人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减少或抑制尿潴留、血管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以及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费小杰.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2):251-252.
[2]石华.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18(8):204-206.
[3]杜迎新.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16(5):246-247.
 
个人简介:吴艳、1987.09,女、汉、        主管护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