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症护理干预价值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徐婧
[导读] 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重症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徐婧
        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重症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10例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重症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护理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重症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预后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重症护理干预;心功能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突然发生严重的心脏疾病,而使得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出现的心功能不全[1]。此病症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低血压休克这两种为主,所以针对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紧急治疗,而此时的护理干预也尤为重要。故本研究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重症护理干预,对其护理价值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10例重症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常规组男28例,女27例,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4岁,平均年龄在(60.01±1.39)岁。观察组男26例,女29例;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47岁,平均年龄在(62.54±1.2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知识教育、急救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予以重症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包括:①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并予以健康知识教育,强调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与可行性。还可介绍成功案例,以提高患者的信任与认可。若患者存在抵触心理,还应着重告知治疗的注意事项,以此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指导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产生过度的情绪起伏,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②保证治疗室满足温馨、舒适、和谐、整洁的要求,确保各种治疗设施和物品的安全性和性能均良好,以减轻患者的不安感。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满意患者的需求,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舒适感,保持愉悦的心情。③由于患者受疾病和治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多存在心排血量不足,肠胃淤血等现象,此时护理人员应多关注患者饮食情况,详细讲解饮食注意事项,指导其正确科学进食。以少食多餐为原则,保持低盐、低钠、系胆固醇、低热量的饮食为主。

对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和习惯的患者,要告知患者家属加强监督和监管,促使其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保持营养,减轻其心脏负担。④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要按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告知服药的注意事项,同时为其制定适宜的康复锻炼方案,以循序渐进的运动原则制定个体化运动计划。若在运动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降低运动频率和强度,自行休息后仍未缓解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计量资料(t)进行对比,用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观察组LVEF(41.8±5.2)%、LVEDD(62.3±5.2)mm、LVESD(40.8±3.6)mm;常规组LVEF(42.9±5.4)%、LVEDD(61.9±5.4)mm、LVESD(41.2±4.3)mm。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观察组LVEF(53.2±7.6)%、LVEDD(57.3±4.7)mm、LVESD(34.2±3.1)mm;常规组LVEF(47.3±5.6)%、LVEDD(39.5±4.6)mm、LVESD(60.8±6.5)mm。与护理前相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均有一定改善,且两组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5、20.073、27.393;P<0.05)。
3讨论
        急性左心衰是内科的危急症,死亡率较高,危害大。慢性心衰病人,平时要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不适时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更快速、有效的展开救治,配合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更大的疗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此疾病存在来势凶猛、合并症多、病情严重的特点,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抢救程序进行护理操作,同时还需要从心理、生命体征、饮食、并发症等多方面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才能更好的改善患者心功能状况,增强治疗效果[2]。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重症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良好,对改善其心功能状况,促使患者转归,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佳. 急性心力衰竭的重症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4):247-248.
[2]王晓莹, 焦瑞娜, 吕莹.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重症护理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09):114-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