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研究及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3期   作者:娄洋,
[导读]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与护理。
        娄洋,
        吉林市中心医院 吉林省吉林市,132011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与护理。方法 于我院随机选取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历选取年限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按照患者年龄的奇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7)与观察组(n=27)。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来开展心电图诊断,观察组患者施行护理措施之后在进行心电图检查。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I级、II级、III级诊出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I级、II级、III级诊出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临床上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做好相关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提升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对患者的治疗、后续康复均有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非常显著。
【关键词】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在所有冠心病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占比约在50%左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发病人群也有年轻化的趋势。急性心肌梗死,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生命质量,临床上必须对此疾病加以重视。而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积极作用,具体实践中也需采取适当措施来提升诊断准确率,促使发病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本文旨在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与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随机选取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历选取年限为2019年9月-2020年9月。按照患者年龄的奇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7)与观察组(n=27)。对照组中,患者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为(53.87±5.29)岁。男性12例、女性15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为(54.20±5.71)岁。男性14例、女性13例。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均正常,且均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组为:I级15例、II级8例、III级4例。观察组为:I级14例、II级8例、III级5例。对比两组病历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来开展心电图诊断,按照科室常规流程为患者 进行检查。具体检查方法:为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主要关注导联中ST部分的偏移情况。具体检测中,走纸速度25mm/s,电压为1mA。观察组患者施行护理措施之后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护理内容:(1)告知患者、家属,诊断期间不允许探视,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病室环境。患者在接受诊断之前,需卧床休养,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此时,护士也对对患者的心肌耗氧量进行控制,以免让患者的病情加重。护理中也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排除。(2)检查之前给予患者吸氧支持,保证患者的心肌供氧量。护士还需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对于梗死时间在6小时以下的患者,医生需进行溶栓治疗。护士则需充分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疼痛情况。护士还需做好抢救措施准备,准备好各项抢救物品。(3)在为患者采取心电监护时,护士需在仔细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情况。若是患者在5分钟之内出现5次二联律、室早及传导阻滞时,需及时报告给医生知晓。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I级、II级、III级诊出率,诊断标准:II级、III级患者的aVF节段导联ST部分明显压低,aVL、aVR节段导联ST部分抬高;I级:aVL节段导联ST部分降低。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完成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结果差异对比明显。
2.结果
2.1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I级、II级、III级诊出率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I级、II级、III级诊出率均明显更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I级、II级、III级诊出率(n,%)

3.讨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种常见病。临床调查表明[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高、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临床上通过心电图来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确诊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检查过程中,不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无创与重复性较强,也可对患者的疾病分期、预后提供指导意见。但,在临床工作中,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心电图的诊断 结果,导致患者的病情会被掩盖[3]。此时,施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分析,促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
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I级、II级、III级诊出率均明显更高(P<0.05)。这一结果显示,心电图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作用。而在此基础上保障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实施,则可以有效提升诊断效率,尽可能避免误诊的情况发生。从环境、心电监护等角度出发,也为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保障。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做好相关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提升心电图诊断的准确率。对患者的治疗、后续康复均有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郑凯, 张喜文, 徐丽华,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MACE和非MACE心电图特征及意义[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 014(010):934-936.
[2]俞晋虹, 江小娟.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与梗死冠脉数量及预后的相关性[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9。11(6):140-142.
[3]乔士平, 陈昱, 罗彩霞,等. 心室除极异常时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9, 025(002):243-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