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胡志强,薛志强,米颖慧
[导读] 目的:评价将多层螺旋CT诊断应用于肺栓塞检查中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胡志强,薛志强,米颖慧
        霸州市第二医院  河北霸州  065700
        摘要:目的:评价将多层螺旋CT诊断应用于肺栓塞检查中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方法:从本院接诊的肺栓塞疑似病人中抽选60例均分为两组,A组行核磁共振(MRI)检查,B组行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其准确性以及有效性。结果:B组病人无论是准确性还是特异性与敏感性,均优于A组,且其与A组相比图像质量更高、扫描时间更短,P均<0.05。结论:相比于MRI检查而言,借助多层螺旋CT时所呈现出来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更高。
        关键词:肺栓塞诊断;多层螺旋CT;准确性
        肺栓塞是肺动脉及其分支因侵袭物质嵌塞而阻断组织血供所引起的疾病,该病易于隐匿、发病快,危重时可致死[1]。故而,在病情早期如能做出准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疗法将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病人改善预后。当前,医院对肺栓塞疑似者常选择MRI检测、胸部X片以及心电图与血气分析来进行检查,虽然检出率尚且可观,但仍会漏诊与误诊情况。有报道指出,借助多层螺旋CT来判断受检查者的肺栓塞情况时,图像更为直观,能够减少漏诊与误诊现象的发生。基于此,我们特抽选60例接受肺栓塞检查的病人来验证多层螺旋CT是否更具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接受肺栓塞检查者中选择60例均分为两组。A组:男/女例数比为18/12,年龄/平均值为(28~76)/(54.19±3.84)岁;病程/平均值为21d~10/(2.71±0.39)个月。B组:男/女比为19/11,年龄、病程为(29~77)岁、23d~11个月,它们的平均值依次为(54.23±3.98)岁、(2.78±0.11)个月。两组资料大致相似,P>0.05。
1.2 方法
        两组病人皆从检查前10h开始禁食以确保空腹状态,待到检查前8min给予病人250ml左右的温开水让其饮用。
        A组行MRI检查,以GE1.5TsignaMR机为诊断仪器,体部线圈设计为FOV42cm×42cm,借助Smartstep技术对病人胸部进行扫描。
        B组行多层螺旋CT诊断:选择64层螺旋CT诊断仪(厂家:西门子)进行检查,通过扫描并与三维重建技术相结合来观察影像。①检查前协助病人保持仰卧位,备好浓度为350mg/ml的碘海醇并找到肘前静脉,利用高压注射器以3.5ml/s的速度推注碘海醇90ml。②造影剂注完大约等待25s后扫描;该操作借助60.0mm×0.6mm规格的探测器完成,设置厚度/螺距为60mm×0.6mm/0.20~0.43,控制管电压/电流为120kV/350mA,扫描架旋转一周用时为330ms。③从病人第二颈椎区域展开扫描,一直覆盖到腹腔所在的水平区域;将监测层面设置于与气管隆突下相距15mm之处,电压/电流设置为120kV/60mA、层间距/层厚为0/5mm、延迟用时为10s。④选择肺动脉起始区域来对其CT值变化予以监测,当CT值>50HU时,让病人屏住呼吸,同时延时5s后进行扫描。
        两组病人在检查结束后,均借助原始数据包将所采取的诊断数据传至影像处理站,借助三维重建技术来完成重建影像,并由两名医师共同探讨后作出评价。
1.3 观察指标
        ①诊断成效;②扫描及图像情况。
1.4 判定标准
        ①像质量评分按照摄影体标准、层次分明、照射野大小恰当、无体外伪影、密度合适各1分,总共5分。②金标准即病理结果,其中准确性为观察值与诊断金标准之间的切合程度。
1.5 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比较数据,数值以(± s)/%表示,P<0.05即差异明显。
2.结果
2.1诊断成效
        在敏感性、准确性以及特异性方面,B组均高于A组(见表1),P<0.05。

2.2 图像质量与扫描时间
        B组图像质量比A组高,且扫描时间比A组短(见表2),P<0.05。
     
3.讨论
        肺栓塞属于呼吸内科的常见病,该病多发于>60岁的群体,对于该病而言,尽早诊断能够显著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对维护其生命安全具有很大的意义。以往,院内常借助肺动脉造影、心电检查以及胸片等手段来诊断肺栓塞。实际现象表明,MRI检查极易造成较高的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检查时若借助多层螺旋CT则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而且还可避免病人的呼吸运动伪影影响到扫描图像,加之其属于无创操作,故而易于被病人所接受[2]。
        冯君卿等人[3]的研究显示,借助多层螺旋CT来诊断肺栓塞时能够提升准确率,而且其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好。故而本文特以MRI检查为参照来验证多层螺旋CT诊断的优势。文中数据显示:B组不仅在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准确性等方面皆高于A组,而且其图像质量好于A组,扫描时间也比A组更短。多层螺旋CT诊断之所以会表现出这么好的优势,分析其原因如下:①检查期间具有较广的扫描覆盖面,加之扫描快速、采集数据用时短,故而能够避免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②这些诊断方式可以增强图像空间的分辨率,使得肺动脉小分支区域的栓塞情况得以充分显示。③将诊断数据传至影像后处理站,通过重建三维图像以及高质量的图像后处理便可大幅提升准确率[4]。④能够实时追踪造影剂浓度进,有利于避免副反应。
        综上所述,借助多层螺旋CT来完成肺栓塞诊断可以获取到较好的图像质量且扫描速度快,采集数据时间短,准确率高,由此可见其的确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张昊.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3):147-148.
[2] 顾瑞林.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0):115-116.
[3]冯君卿,李倩倩,王志刚.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对提高诊断准确性的作用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146-148.
[4] 祖丽梅.肺栓塞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4):142+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