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体检测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 魏群新
[导读] 目的 探究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
        魏群新
        揭阳市慈云医院 522000
        [摘  要]目的 探究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于2018.01-2019.12期间,择取骨折患者126例,按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成甲(是)、乙(否)2组,各63例。均予以D-二聚体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评价二者诊断价值。结果 ①D-二聚体水平,术前组间比较(P>0.05);术后1d、3d、5d:乙组>甲组(P<0.05);②彩色多普勒超声、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2=1.008,P=0.315);③126患者接受D-二聚体检测,符合率89.68%、特异度89.06%、敏感度90.32%。结论 对骨折患者,使用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DVT情况,应用价值巨大。
        [关键词]: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
        骨折归属骨科高发病,而下肢DVT是其术后高发并发症,由血液高凝状态引起,威胁患者生存质量[1]。现阶段,各类型骨折患病率逐日递增,下肢DVT发生率也逐渐提升,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李海华[2]指出,下肢DVT诊断中,应用D-二聚体检测具有时效性。介于此,本研究以骨折患者为例,对其展开D-二聚体检测,评价其诊断加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8.01-2019.12期间为研究背景时间,骨折患者126例,按是否发生下肢DVT,分成甲、乙2组。甲组:男/女=35/28;年龄最小25岁,最大75岁,均值(45.98±2.39)岁。乙组:男/女=33/30;年龄最小25岁,最大73岁,均值(46.12±2.43)岁。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患者有知情权。临床资料对比,均衡有可比性(P>0.05)。乙组患者均在行骨科术后经静脉造影检查确诊为下肢DVT患者,排除器质性障碍、近期服用凝血、避孕药物,血液疾病等患者。
1.2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①仪器: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飞利浦lu Elite);探头频率:4~11MHz。②具体:下肢充分暴露(双),开启纵/横切超声扫描腓静脉、腘静脉、股静脉,以清晰显示静脉血管情况,评估其充盈情况的同时,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
        D-二聚体检测:①仪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Sysmex CS-2000i)及其配套试剂。②具体: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置于离心分离机分离10min(3000r/min),取上清液,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检测,检测过程严格按相关说明书进行,DVT阳性:>0.5mg/L。
1.3观察指标
        D-二聚体水平,时间: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7d。
        检测结果,记录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测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SPSS25.0,定量资料(±s)t检验,定性资料(%)2检验;P<0.05,表明数据有差异。
2结果
2.1D-二聚体水平对比
        D-二聚体水平,术前组间比较(P>0.05);术后1d、3d、5d:乙组>甲组(P<0.05),见表1。

2.2检测结果对比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63例,阳性率100.00%(63/63);D-二聚体检测阳性62例,阳性率98.41%(62/63)。彩色多普勒超声、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2=1.008,P=0.315),见表2。

2.3D-二聚体检测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
        126患者接受D-二聚体检测,符合率89.68%(113/126)、特异度89.06%(57/64)、敏感度90.32%(56/62)。
3讨论
        机体发生骨折后,机体凝血系统呈现高凝状态,致使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凝血功能障碍,加上骨折后活动受限,静脉血液淤滞加重,为下肢DVT发生创造有利条件[3]。然而,骨折患者因受病情、治疗等因素影响,导致使出现与DVT类似表现,如:肢体胀痛,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不便。
        现阶段,下肢DVT诊断方式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造影检查等,均会获得理想结果。但是彩色多普勒超声需患者入专门科室进行,但患者行动不便,临床应用不具有较高的方便性;而静脉造影检查为创伤性检测手段,不仅诱发不良反应,而且价格昂贵,多数患者不易接受。方磊[4]指出,D-二聚体为特异性降解产物,由纤维蛋白单体经酶水解(活化因子交联)而生成。此物质能较好的反映机体纤溶亢进并发高凝状态,常用于诊断DVT相关疾病中。本研究中,先对甲、乙2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得出:术后1d、3d、5d、7d,乙组D-二聚体水平>甲组(P<0.05)。这说明DVT的形成情况可用D-二聚体予以反映。而且,彩色多普勒超声、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2=1.008,P=0.315),且D-二聚体检测,符合率89.68%、特异度89.06%、敏感度90.32%。由此可见,临床可将D-二聚体作为下肢DVT辅助检查手段[5]。
        总而言之,对骨折患者,使用D-二聚体检测,诊断下肢DVT情况,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尚青龙,李伟,谭一, 等.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7(11):854-857.
[2]李海华,姚雪玉,伍瑞忠.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9,40(1):36-38.
[3]张英.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8):115-116.
[4]方磊.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及FDP水平检测对骨折病人的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2):249-251.
[5]赵利姣,蒋焕泽,郭锋.股骨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WBC、D-二聚体检测及其诊断价值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9,24(2):240-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