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郭志
[导读] 目的:探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郭志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省份 上海市普陀  200062
        摘要:目的:探析磁共振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共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比较两组的血管狭窄率和病变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上,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进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AD);磁共振血管造影
        引言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凝血机制异常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磁共振血管造影可有效评估动脉病变情况,提供详细信息,对临床干预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详情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共选取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该次的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该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研究过程中分组,分组方法为数字随机表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观察组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3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8.16±2.25)岁。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7.82±2.36)岁。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是存在可比性的。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血糖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且均伴有下肢血管病变;②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完整,检查依从性良好;③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该研究;④该研究经医院伦理部门批准通过。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脏疾病;②合并心脏疾病;③合并肾脏疾病;④合并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病史。
        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取患者仰卧位,对其下肢血管病变进行检查,将患者双下肢进行固定,固定使用专用的束缚带。设定扫描参数,探测器准直设定是32×0.5mm,螺距为1.375,机架旋转控制为每转0.5s,扫描视野为400。在下肢动脉,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射计量为50mL,注射速率为3.0~3.5mL/s。追加40mL生理盐水,注射速率为3.0~3.5mL/s。
观察组患者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检查仪器为GE 3.0T磁共振仪器,选择abdomen-1.25序列、体线圈。检查过程中用自动移动、移位技术,检查患者的下腹部、小腿、大腿、足部,获取患者的三维血管图像。检查前于肘前静脉放置18g静脉留置针,使用高压注射器通过留置针连续注射40mL钆喷酸葡胺,共分为两个时相。第一个时相的注射速率为1.5mL/s,注射剂量为20mL;第二个时相的注射速率为0.5mL/s,注射剂量为20mL。完成造影剂注射后,用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冲洗,冲洗管道所用生理盐水的总量为20mL,注射速率为每秒1.5mL。当造影剂达到腹主动脉时,则再次对上述区域进行扫描,扫描参数同上。
        3.观察指标
        ①对多排螺旋CT、磁共振血管造影两种诊断方法在血管狭窄情况上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主要统计两种诊断方法在股动脉狭窄、小腿动脉狭窄、足部动脉狭窄上的检出率进行计算,并对血管狭窄率进行计算,计算后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
        ②对多排螺旋CT、磁共振血管造影两种诊断方法的病变检出情况进行统计,计算病变率,并行组间对比分析。
        4.统计方法
        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和指标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种诊断方式在血管狭窄情况上的诊断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狭窄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患者病变情况

        经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变情况,发现观察组的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病变情况比较[n(%)]
        三、讨论
        该次研究旨在比较两种诊断技术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两种诊断技术分别是磁共振血管造影、多排螺旋CT,经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发现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诊断准确性更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血管狭窄率更低;②病变率更高,充分体现了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磁共振血管造影已经是一种成熟的诊断技术,无论是医学研究上还是在临床应用上均体现出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磁共振血管造影能够获得患者病变处的血管图像,且此种方法具备无创性,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能够分析患者病变处的具体情况。但磁共振血管造影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此种诊断方法不能准确地显示出腘动脉以下分支动脉和足背动脉的图像特征,临床上仍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式进行综合判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准确率较高,可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后续的治疗及康复方案,提供科学的影像学依据,以提高诊治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任晓静.下肢动脉CTA与MR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1):135-138.
        [2]陈海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215-217.
        [3]靖婧,王昱东.踝肱指数、彩色超声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评价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3):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