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临床验案撷粹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甘 雨1,南 征2
[导读] 消渴肾病即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所继发的肾脏病变
    甘 雨1,南  征2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消渴肾病即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所继发的肾脏病变。在传统医学范畴中,可将其归属于“水肿”、 “肾劳”的范围。中医认为其病机是消渴日久,耗气伤阴,以致五脏皆损,五脏皆弱,气血以及津液输布失常,以致出现水肿、尿浊、乏力、眩晕等症状。导师南征教授以众多经典医学古籍文献为佐证,通过多年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丰富经验,首次明确提出“消渴肾病”之病名,并总结出“毒损肾络”的相关病机学说,在消渴肾病的治疗中重视“解毒通络益肾”,现从临床跟诊中所见验案撷取一则介绍如下,以说明对于本病的临床治疗,传统医药所体现的独特优势。
    1.病案:
    于某,女,51岁,患者既往明确2型糖尿病病史11年,现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17 u、晚20u控制血糖,近期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8.0~9.8 mmol/L之间,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腰部酸痛、泡沫尿、双下肢凹陷性浮肿等症状。现证:乏力,腰部酸痛,口渴多饮、多尿,小便混浊,下肢浮肿,消瘦,体重减轻10斤,足跟痛、头晕、足心热、耳鸣、盗汗、夜尿频、纳呆、眠差、大便正常,舌质暗红、苔微黄,脉沉弦。辅助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尿潜血(+);FBG:8.1 mmol/L; Hb:8.0%;血脂:胆固醇:6.9mmol/L,甘油三脂:3.9 mmol/L;肝功、肾功未见异常。诊断:消渴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根据患者症、舌、脉,拟中药方剂如下:金荞麦10g ,紫荆皮10g,木蝴蝶10g ,马勃5g,郁金5g,土茯苓60g、小 蓟10g,藕节15g,血竭3g,白茅根50g ,地榆10g,茜草10g 、仙鹤草15g、生地炭10g、血余炭10g、蒲黄炭10g、艾叶炭10、侧柏侧炭10g、白蔻仁10g、覆盆子10g、络石藤10g、五倍子10g、蝉蜕10g、白僵蚕10g、陈皮10g、益母草10g、丹参10g、党参10g 、黄芪50g 、黄精50g;每日1付,日3次水煎服。1周后复诊,乏力、头晕症状减轻,余证仍在,舌质暗 红、苔微黄、脉弦。尿常规:蛋白(++),潜血(+-); FB g:8.8 mmol/L,嘱患控制饮食,注意休息,续服上方 2周。2周后复诊:下肢浮肿渐消、口渴明显,余症减轻, 舌质红、苔微黄、脉沉弦。蛋白(+),潜血(0),空腹血糖6.3 mmol/L;于上方中加天花粉10 g以滋津液,续服 2周。4诊,患者仍述口干渴,多尿,尿浊,舌淡红、苔微黄、脉沉弦;尿常规:蛋白(++),潜血(+-),空腹血 糖8.0 mmol/L;患者自述近期工作劳累,嘱其注意休息,予上方去白豆蔻、陈皮、丹参、益母草、络石藤、蝉蜕、 白僵蚕,加大黄10 g,生牡蛎50 g,广藿香30 g,姜半夏5 g,每日1剂,日3次口服。1周后复诊,口渴、多饮症状明 显改善,小便浑浊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

蛋白 (+),潜血(0),空腹血糖6.6 mmol/L,续服上方2周。2周后复诊,无口渴、多饮、尿浊、浮肿等症状,诸症减 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蛋白(0),潜血(0), 空腹血糖6.1 mmol/L,复查血脂:胆固醇:6.4 mmol/L, 甘油三脂:2.3 mmol/L;余辅助检查未见异常,续服上方 2周,嘱患者归家劳逸结合,调畅情志,节制饮食。
        按:此患者为消渴病程较久,邪毒循络脉入于肾,肾络不固,精微外泻。其乏力,头晕,足心热,耳鸣,盗汗,足跟痛,为肝肾阴虚之证,口渴多饮、多尿,小便混浊,尿蛋白阳性,为肾虚失固,故见此精微下漏。 方中土茯苓、白茅根土茯苓解毒利湿,白茅根清热利尿、祛瘀止血,共为君药。金荞麦、紫荆皮、木蝴蝶清热解毒,通利咽喉,利尿止血,藕节、茜草、小蓟、仙鹤草、地榆、生地炭、蒲黄炭、血余炭、艾叶炭、侧柏叶炭,皆解毒,凉血止血,散结祛瘀消肿。
        黄芪、黄精、党参补中健脾益肾,且升阳举陷,以防肾之精微下陷外泄,益母草利水消肿,兼清热解毒。覆盆子固涩肾精,益肝肾,与五倍子合用以治肾之精微外泄而见蛋白尿。白蔻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与理气健脾燥湿之陈皮合用祛湿行气并举,以除中焦脾湿气滞。络石藤、蝉蜕、白僵蚕皆袪风通肾络。丹参活血祛瘀,且入血分,引诸药入肾之血络。病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减用药,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灵活性。    
    2.讨论
    从近年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大国,而糖尿病肾病作为其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在慢性肾脏病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而糖尿病肾病所发展至肾脏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终末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故而临床必须极为重视此病的防治。目前现代医学多在控制血糖、降血压及限制蛋白饮食等方面进行对症治疗,这些治疗在改善理化指标方面的确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在对症状改善方面,仍有不足。中医在其特有的整体观念及辩证论治的思维体系下,对消渴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见 解。南师认为消渴肾病的发病多因禀赋不足、饮食不节、 劳欲过度、情志失调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初期为气阴两虚,病程日久,阴损及阳,脾肾阳虚,至五脏气血阴阳皆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病理产物,蕴积体内过多,邪盛而化生毒邪。导师结合消渴肾病的病机特点,通过对《内经》中“络”的生理认识,及叶天士“久病入络”理论研究,以“毒损肾络”的角度研究消 渴肾病的病机变化,丰富了消渴肾病的病机理论,治疗时以解毒通络保肾为原则,结合症状、体征,辩证论治,更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严格贯彻“一则八法”的治疗原则,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南 征 . 毒损肾络所致消渴肾病机理浅说 [J]. 吉林中医 药,2007,27(1):8-10.
[2]南征.消渴肾病(糖尿病肾病)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杨文英.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8,48:812-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