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沈叶萍
[导读]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沈叶萍
        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安昌分院   浙江,绍兴   312080
        摘要: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通过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3.21±5.19]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50.24±6.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为[95.16±5.49]分,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83.46±6.82]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6.13±2.48]、FEV1为[1.95±0.60]L、FEV1/FVC[65.43±4.49]%,对照组患者为[82.49±3.76]分,[1.52±0.55]L,[58.34±3.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肺功能,值得推广,可以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中的简称为慢阻肺,在临床中的特点就是较高的患病率、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肺康复已经成为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管理方法。但是其中仍有很多问题,影响肺康复的管理效果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实施的场所、方法、目标人群、周期。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期时,患者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2]。本次研究,笔者选择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期间内,一共收治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对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62岁-81岁,经过统计学软件计算,年龄平均为(67.10±3.34)岁,男女比例为18:12,病程范围在6-14年之间,平均并成为(10.34±10.65)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区间为61岁-83岁,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年龄平均为(68.24±3.51)岁,男女比例为17:13,病程范围在6-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0.54±10.21)年,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比较,P>0.05。纳入标准:①同意书上签字患者,②依从性高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重症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
观察组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健康宣教:为了增加患者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口头讲解慢阻肺的健康知识,给患者发放一些宣传手册,加深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了解防治措施,指导患者规范用药,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
        呼吸功能护理:护士指导患者通过腹部呼吸以及缩唇呼气,激发患者通气潜能,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将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进行改善,使患者的肺部疾病得到改善;
        心理护理:患者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安等情况,使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护理人员与患者多多沟通,开导患者,使患者通过积极、乐观心态面对治疗,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关怀,另外,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患者,拉近护患的距离,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和患者的日常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选择合理的心理康复技巧,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用温和的态度和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平复不良情绪。
        生活指导以及运动指导:调节患者饮食,多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蛋 鱼肉等,平衡饮食,进食时少说话,不要狼吞虎咽,防止出现呛咳,如果有熬夜习惯以及饮酒吸烟的患者,应该改正,防止过度劳累,纠正生活习惯,每天早上指导患者散步,做一些有氧运动,提高患者免疫力。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通过腹部呼吸,保持坐位,两只手放在胸部以及胸前位置,呼气时,需要按压腹部,吸气时,腹部会向外膨出;缩唇训练:保持坐位,两只手放在胸部以及胸前位置鼻子吸气,嘴巴呼气,控制呼吸比在2:1,每天训练半小时,每次十分钟。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心理水平、睡眠质量比较情况
        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心理水平、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也是一种常发疾病之一,患者的气流受限,是该病的主要特点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3],患者的支气管结构在不断地被破坏,导致肺组织弹性功能受到损害,使肺顺应性以及弹性回缩力发生降低情况,病情逐渐加重,导致肺过度膨胀情况,在临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极为严重,长此以往,就是使患者发生焦虑或抑郁,患者在临床中一般会表现为气道发生阻塞、呼吸出现不畅情况[4]。患者的肺功能会出现异常,患者此时就会发生呼吸衰竭,极大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许多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此时,应该对患者通过有效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均优良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通过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雷霞.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015):145-146.
[2]陶瑗, 方红卫. 探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022):4480-4480.
[3]贾艳琳.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022):243-244.
[4]杨菊芬.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025):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