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症状及治疗防治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 王怡
[导读] 伴随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阶段突发脑梗塞等急性病症的患者数量也出现了一定的增长
        王怡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草市御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伴随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阶段突发脑梗塞等急性病症的患者数量也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一般来说,我们所提到的脑梗死即为缺血性卒中,也将就是生活中常提到的中风。这一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病人脑组织局部区域缺血,血液供应存在障碍,进而促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导致病人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一般来说,结合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脑血栓、脑栓塞以及腔隙性脑梗死等类型。这几种类型中,脑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占全部脑梗死的半数以上,平常提到的‘脑梗死’事实上指的就是这一情况。那么,对于脑梗塞发生前后会出现的症状以及这一病症的防治措施你都有所了解吗?以下就跟随笔者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脑梗死的临床症状表现
        脑梗死的临床症状一般比较复杂,与脑损害位置、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严重性、病发前是否有合并疾病都有关联。轻症者发生前可能完全没有症状,或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肢体瘫痪、眩晕;严重患者则可能有肢体瘫痪,急性昏迷,甚至死亡等情况发生。常见症状包含如下几方面:
        1、主观症状:包含头痛、头晕、眩晕、恶心呕吐以及运动性、感觉性失语、昏迷等。
        2、脑神经症状:中枢性面瘫,假性延髓性麻痹等,例如会出现饮水呛咳、难以正常吞咽等情况。
        3、躯体症状:步态不稳,偏身感觉减退,肢体偏瘫、无力,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二、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1.急性期的一般治疗
        在脑梗死急性发病期间,主要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病人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情况,并促进其恢复神经功能。此时需要尽量保证病人卧床休息,同时做好皮肤、呼吸道、口腔、大小便等护理工作;需要防止压疮出现,并注意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若病人发病后2-3天还是不能自主进食,就需要予以鼻饲流质饮食确保营养供应。
        2.脑水肿的治疗
        ①甘露醇:作为一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脱水剂,在脑水肿治疗中通常采用20%的甘露醇高渗溶液进行治疗干预。
        ②甘油果糖(10%甘果糖):这一类药物能够通过高渗脱水发挥药效,还能够利用甘油代谢生成的能量,进入脑代谢过程中促进病人局部代谢情况的改善,从而降低病人颅内压、眼压,改善脑水肿及代谢。
        ③利尿性脱水剂: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形式使用呋塞米(速尿)、利尿酸钠等药物。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的药物主要有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这一类药物能够在促皮质素调节下分泌和生成,可发挥抗炎、免疫抑制以及抗休克等效果。
        ⑤人血白蛋白:这是一种能够在中分子量的胶体产生胶体渗透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作用,有利于在血管腔内保留液体。但这一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不常规使用。
        3.急性期溶栓治疗
        在脑梗死发病过程中,有血栓、栓塞形成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就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缺血性脑组织坏死前恢复常规血流。一般而言在脑组织获得脑血流的早期重灌注,能够有效减轻缺血情况,并阻止神经细胞及其功能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在具体的溶栓治疗中,可使用链激酶、尿激酶等;抗凝剂则可以选用肝素、双香豆素等。
        ①超早期溶栓:此时进行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恢复病人梗死区的血流灌注,降低神经元损伤程度。可选用的溶栓形式有两种:第一,药物溶栓,可使用尿激酶(UK):阿替普酶;一般不建议使用链激酶(SK),避免引起出血。第二,动脉溶栓,这是卒中紧急治疗方式之一,可在DSA直视下介入动脉溶栓。
        ②脑保护:在缺血情况发生前用药,能够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降低缺血性脑损伤发生。此时可选用的药物包含自由基清除剂、阿片受体阻断药等。
        ③抗凝:为了避免血栓扩展,或发展为进展性卒中,以及溶栓后再闭塞,就需要采用抗凝治疗。这一期间常用的药物包含肝素、肝素钙、华法林等。在治疗中还需要对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监测,并需要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药,对出血性并发症进行预防。
        ④降纤:通过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降解血中冻干人纤维蛋白原来抑制血栓。可选择的药物包含巴曲酶、去纤酶、安克洛酶等。
        三、脑梗死该如何预防?
        对于可能导致脑梗死的病因,积极预防十分关键。具体来说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预防:
        1.针对高血压病人来说,需合理控制血压水平。避免因血压过高,导致脑内微血管瘤,或是粥样硬化小动脉破裂出血;也避免因血压过低,供血不足,形成脑梗死。
        2.针对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问题需及时进行治疗。
        3.需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渡激动。
        4.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适当的体育运动。要尽可能避免吸烟、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嗜好。在日常饮食中需要低脂肪、低盐、低热量为主,并保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
        5.在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有显著改变时,就需要一些中老年人,尤其是体弱多病者,要加强对自身疾病的防治;尤其针对严寒、盛夏等特殊时节,要特别小心。
        6.需要及时注意可能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先兆,例如突发一侧面部或上、下肢感到突然麻木,或软弱乏力感;或是伴有嘴歪、流口水、吞咽困难;或是突然眩晕、摇晃不定;或是短暂意识不清、突然嗜睡等情况,均需加强注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