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期容
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0
摘 要:目的:研究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在临床护理找那个加入穴位贴敷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油门轮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共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普通组和护理组,每组35人,其中普通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普通组和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总满意度情况均高于普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加入穴位贴敷法进行干预后,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值得被护理人员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并进一步推广和提倡。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胃炎;临床护理;穴位贴敷;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in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rotator cuff-associated gastritis treated in digestive department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eneral group and nursing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grouping method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ode.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group and the nursing group,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nursing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rdinary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nursing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ssociated gastritis, it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t is worth being applied to clinical nursing by nursing staff, and further popularized and advocated.
Key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 clinical nursing;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effect
幽门螺旋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胃粘膜里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影响肠胃功能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在患者的胃粘膜上不断繁殖,从而影响患者的黏膜,导致胃粘膜出现褶皱和肥厚。胃炎主要是指因不一样的病因导致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属于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属于比较高的疾病[1-2]。在治疗期间,应用有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的护理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我院的70例患者在护理中加入穴位贴敷法进行干预后的效果展开研究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护理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油门轮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共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普通组和护理组,每组35人,其中普通组患者中男性22人,女性13人,年龄在28-67岁之间,平均年龄(55.78±2.25)岁,病程在11个月-8年之间,平均病程在(4.65±0.55)年;护理组患者男性21人,女性14人,年龄在29-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1±1.25)岁,病程在1-9年之间,平均病程在(4.22±0.44)年。
1.2护理方法
普通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即对患者的饮食、生活及用药进行合理的指导,并针对每位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同时,在护理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组患者则加入穴位贴敷法进行干预,主要选取延胡索20克、吴茱萸15克、桂枝10克、丹参10克、干姜10克、制附子、广木香各10克,磨成药末,作为备用;用纯粮酒和鲜姜汁根据1:50的浓度进行配置,配成药糊,于两侧的肺俞穴、胃俞穴、神阙穴、足三里穴、中脘穴等处进行贴敷,后用橡皮胶布将其进行固定,每次贴敷时间为4-6小时左右,两次贴敷时间必须间隔两天。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观察普通组和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主要将标准分成: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应用自制的调差问卷进行评估,一般评估标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资料
将数据复制到excel表格中,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来检验,计量单位用(x±s)来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对普通组和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进行比较。
护理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加入穴位贴敷进行干预后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可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n/%)
.png)
2.2对比普通组和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护理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可见下表。
3.讨论
随着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的饮食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程度上的改变,这也导致我国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涨,尤其是胃炎,在临床上属于比较普遍的消化系统疾病。而胃炎的病情发展一般都是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而上升,大多数都是和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有密切的练习。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从中医的角度上,属于“嘈杂”、“胃痛”、“痞满”的范围,而穴位贴敷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来说,能够对患者的饮食护理中起到巨大的作用[3-4]。本文通过对普通组和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总满意度情况均高于普通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加入穴位贴敷法进行干预后,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值得推广和提倡。
参考文献:
[1]王璐瑶,曹家桢,王富春.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概况[C]. 中国针灸学会.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2019:987-990.
[2]曾会萍,樊春华,陈文剑.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综合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5):51-53.
[3]蒲应炎,潘奔前,殴宛新,周俊亮.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47-49.
[4]周锦德,周全德,梁曼霞.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胃炎的效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04):378-379.